期刊文献+

感观与科学:近代四川城市河流水质的判读 被引量:1

Perception and Scie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River Water Quality in Cities of Sichuan in Modern Tim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近代城市河流水质的记载中,除文献的相互抵牾外,还存在感观描述与科学认知两个面相,且前者的记载远多于后者。这就要求不能仅就感观描述的记载来判读城市河流水质状况,而要注意辨析史料与概念,充分结合二者的内容相互佐证,才可能提高判读的信度,较为客观地复原城市河流水质状况。在感观描述的记载中,近代四川境内除长江干流、金沙江与大渡河等少数河流长期黄浊外,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等多数河流虽在涨水时会由清变浊,但总体上较为清澈。而在水色判读的基础上,结合科学认知的记载,可见在传统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背景下,受河流含沙量、粪秽、垃圾、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水色是清澈还是黄浊,临城河段的水质污染皆较为普遍。囿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差异,水流量小与水势弱的河流相较于大江大河,其临城河段的水色和水质与其他河段差异明显,更易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
作者 张亮 Zhang Liang
出处 《城市史研究》 2019年第2期257-274,共18页 Urban History Research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项目“近代四川城市饮用水环境变迁与民众生计研究”(2019M6514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核心地区形成的时空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16JJD770009)。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60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