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文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詹姆斯·瑟伯短篇小说《花园里的独角兽》中的人物,在行为举止上颇为荒诞,且整个故事情节出乎意料。此课堂案例,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谁疯了?为何被带走的是妻子?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充分证明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解读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通过读者的参与使文学作品更加丰满。在不确定性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层层论述瑟伯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男性与女性间关系的荒诞、异化,指出作为他者身份的女性必然是最终受害者,权力才是划分疯癫的最终标准。这种相对的确定性阐释,有助于学生跳出纯粹的文本细读体验,学习用文学理论武装自己,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上升到文学批评的高度,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基金
2016年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201610562的阶段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