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君子”(即梅、兰、竹、菊)绘画题材与题画诗的兴盛,与文人画的发展及文士阶层的审美取向密不可分,二者皆是文人画勃兴与文人参与创作的产物。梅、兰、竹、菊自古以来就被赋予独特的道德属性与“君子”内涵,历来为文人墨客欣赏,在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笔下成为自我形象的物化与画家精神理想品格的艺术寄托,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走向。宋代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四君子”画与题画诗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艺术形式,增添情趣,更充分体现了画家的主观意愿与情志传达。诗、书、画互相生发,相辅相成,画家主体的“人格”“画格”“诗格”水乳交融般契合,使画面的艺术意境与审美内涵得到无限的延伸,并产生积极的教化意义。
基金
校级教改研究“三位一体”教学在山水课程的实践运用(62174002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