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顽固性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干体重对血压控制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顽固性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依照是否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以及是否达到了干体重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差,干体重未达标)和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干体重达标),每组40例;将观察组患者依照实际体重和干体重差值不同分为1组(实际体重和干体重差值<0.25 kg, 24例)和2组(实际体重和干体重差值为0.25~0.50 kg, 16例)。对照组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观察组在透析期间体重增加的基础上额外再超滤0.3~0.5 kg。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血液透析前后血压水平;比较1组及2组透析前后血压水平。结果透析前,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SBP、DBP水平分别为(135.85±15.27)、(84.47±12.26)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171.21±16.26)、(107.25±9.1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后, 1组及2组患者SBP、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为接受血液维持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常见合并症,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其他脏器并发症。因此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利用有效方式控制干体重,能够在减少降压药物应用量基础上,保证患者血压值达到稳定状态。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61-63,共3页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