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严峻的区域之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虽然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至今,生态环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京津冀地区中,河北的生态安全保障地位十分突出,环境治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最大,是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主战场。因此本文阐述了河北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分析了河北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生态建设对策,为加快推进河北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助力。
作者
赵甜甜
王铭琦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出处
《河北企业》
2020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河北
生态环境
京津冀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孙久文,夏添.
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初探[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5):15-24.
被引量:17
2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8(15):3-25.
被引量:10
3
包晓斌.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路径[J]
.中国发展观察,2019,0(16):49-5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杨开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索历程与战略选择[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4):27-32.
被引量:18
2
吴良镛.
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该地区当前建设战略的探索之一[J]
.城市规划,2000,24(12):9-15.
被引量:50
3
兰传海.
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5(2):71-86.
被引量:8
4
马明,马衍军,关昌余.
交通领跑京津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交通一体化[J]
.中国公路,2015,0(17):46-49.
被引量:3
5
张军扩.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J]
.中国发展观察,2015(9):8-10.
被引量:8
6
鞠明明,黄晓雪,张锁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津冀港口群协调机制创新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2):9-9.
被引量:1
7
冯红英,赵金涛.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河北产业承接问题研究[J]
.中国商论,2016,0(3):128-130.
被引量:2
8
张贵,齐晓梦.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设计[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1):56-65.
被引量:17
9
李惠茹,杨丽慧.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展、效果与对策[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1):66-71.
被引量:35
10
罗振洲,赵英博.
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J]
.经济论坛,2016(2):16-1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1
1
张贵,刘霁晴,李佳钰.
以京津雄创新三角区领航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21(1):64-70.
被引量:4
2
张鹏,刘瑶瑶,王鹏飞,李世峰.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县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保定市定兴县为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35(6):747-755.
被引量:5
3
王鹏,朱苏加.
河北省各设区市创新能力特征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35(4):130-133.
被引量:1
4
刘亚娜,董琦圆,谭晓婷.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政策评估与反思——基于2013—2018年政策文本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5):47-58.
被引量:32
5
段世江,张雪.
燕山—太行山片区减贫与发展政策目标及实践路径[J]
.河北学刊,2019,39(6):119-125.
被引量:4
6
王润珏.
北京副中心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J]
.中国名城,2019,0(11):17-22.
被引量:2
7
刘顺清.
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唐山市人才需求研究[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9,17(4):69-71.
8
夏龙,张思源,毕宇珠.
生计资本对外来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人口与社会,2020,36(2):28-39.
被引量:3
9
温锋华,姜玲.
京津冀区域国土空间协同治理:历程、特征与趋势[J]
.城市发展研究,2020,27(4):49-54.
被引量:7
10
吴迪.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北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
.河北企业,2020(9):41-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Amir Ansari,Mohammad H.Golabi.
Using Ecosystem Service Modeler (ESM) for Ecological Quality, rarit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the wild goat habitat, in the Haftad-Gholleh protected area[J]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2019,7(4):346-353.
被引量:1
2
崔娟敏,季文光.
基于AHP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122-125.
被引量:52
3
把增强,王连芳.
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应对[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4):1-5.
被引量:17
4
孟庆瑜.
论京津冀环境治理的协同立法保障机制[J]
.政法论丛,2016(1):121-128.
被引量:59
5
孙艺宁,许嘉巍.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07-210.
被引量:14
6
冯丹阳,吴文良.
京津冀生态补偿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12(6):41-46.
被引量:4
7
翟美珠,张圆圆.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22):219-219.
被引量:1
8
王锐浩,黄鹏飞,单科.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12):190-194.
被引量:2
9
付广环.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多主体联动模式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35(1):123-124.
被引量:2
10
王思成,运迎霞,贾琦.
基于“源—流—汇”指数分析的天津市中心城区生态韧性评价[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1):82-90.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徐浩然,杨明,陈玉芳,郝慧娟,张晓芬,葛双双.
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研究——以沧州市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21-22.
2
季文光,林永会,成福伟,张坤.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河北省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73-76.
1
耿香利.
河北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建设[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9):48-49.
被引量:1
2
位铁强.
持续推动水利法制体系和水利治理能力建设[J]
.河北水利,2019,0(12):1-1.
3
刘文培,陶旼.
基于CSCL的教师继续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的理论基础[J]
.教师,2019,0(35):111-112.
河北企业
202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