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有效介入的特征与策略研究——以泰安市某幼儿园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幼儿同伴冲突的高质量解决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对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有效介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有效介入的特征表现为在介入发起阶段,有主动介入的意识,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在介入实施阶段,采取正向的介入态度,以教育引导的介入方式为主;在介入效果阶段,追求积极的介入效果。为了提高教师介入的质量,教师应具备科学的介入理念,提升同伴冲突解决的反思能力,幼儿园应构建合理的师生比。
作者 孙文杰
出处 《河南教育(幼教)》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Henan Education
基金 泰山学院2017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介入行为研究——以泰安市某幼儿园为例”(编号:QN-02-2017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蔡迎旗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9.
  • 2刘晶波著..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0.
  • 3仵金红..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X园为个案[D].西南大学,2008:
  • 4贾会娟..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的介入研究 ——以保定市南市区J园为例[D].河北大学,2010:
  • 5邢少颖.幼儿纠纷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7(2):31-3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