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羞耻”之后又该如何“实务”——读余旸《还乡》及近作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多年前,就计划着为余旸的诗写一点什么,但这个想法一直没能兑现,个人忙乱的托词之外,一个原因或许是,自己始终没有想好,该采用怎样的言说方式。表面看,余旸用强力写作,诗行野草一样恣肆疯长,但其内部的"管线布置",实际相当缜密:既有有火疖子一样瘙痒的个人隐疾,作为情感主线,还有不断扩张且内卷的社会视野,形成构图之总略,依了当代批评的惯性,贸然去读解,担心误会了他的创造力和雄心。
作者 姜涛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49,共7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