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联合动静力的桥梁模型分步修正方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BRT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环境振动试验和静载试验,提出了联合动静力的桥梁模型分步修正方法。首先建立BRT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基于动力特性的模型修正,然后利用静载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精细化修正,最后采用试验结果验证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结果显示,修正后模型的计算与实测基频误差在3%以内,计算与实测振型MAC值在90%以上,静载挠度及应力的计算与实测值误差均在20%以内。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反映桥梁当前状况,可以用于桥梁的承载能力分析。
作者
刘永淼
机构地区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交通科技》
2019年第6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静动载试验
频率
振型
挠度
模型修正
分类号
U4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左小刚,宗周红.
洪塘大桥六跨预应力连续梁的动力特性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z1):249-253.
被引量:1
2
杜青,蔡美峰,张献民,李晓会.
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动力有限元模型修正[J]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60-62.
被引量:21
3
宗周红,夏樟华.
联合模态柔度和静力位移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2008,21(6):43-49.
被引量:30
4
李辉,丁桦.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2005,35(2):170-180.
被引量:113
5
刘小燕,姜太新,王光辉.
基于模态柔度矩阵识别结构损伤方法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17,31(2):15-1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宗周红,阮毅,任伟新.
基于动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承载力评估[J]
.铁道学报,2004,26(6):86-94.
被引量:29
2
袁旭东,周晶,黄梅.
基于静力位移及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神经网络方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4):488-490.
被引量:17
3
李辉,丁桦.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2005,35(2):170-180.
被引量:113
4
张德文.
改进Guyan~递推减缩技术[J]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6,13(1):90-94.
被引量:13
5
丁幼亮,李爱群,韩晓林,缪长青,汪永兰.
润扬大桥斜拉桥结构安全评估的有限元建模与修正[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1):92-96.
被引量:12
6
曹晖,Michael I.Friswell.
基于模态柔度曲率的损伤检测方法[J]
.工程力学,2006,23(4):33-38.
被引量:73
7
常军.
基于曲率模态的钢筋混凝土梁多点损伤位置识别[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3(4):24-27.
被引量:18
8
常军,张启伟,孙利民.
基于随机子空间结合稳定图的拱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24(1):21-25.
被引量:14
9
孙凌玉 陈南.用优化方法实现大型复杂结构连接界面的模型修正[J].应用力学学报,1998,15:53-56.
被引量:2
10
J M W Brownjohn, P Q Xia. Dynamic Assessment of a Curved Cablestayed Bridge by Modd Updating [ J ] . J. Struct. Eng. ASCE, 2000,126 (2) : 252 - 26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5
1
黄成.
平均曲率模态因子对系杆拱桥损伤及抗噪声干扰识别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3(1):94-96.
2
张彤锋.
城市立交曲线梁桥动力特性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6):2-5.
3
范剑锋,袁海庆,彭自强,王佶.
基于模型智能修正的桥梁健康状态评估[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4):84-87.
被引量:1
4
贾宏玉,闫梁.
改进的模态曲率改变率对三跨门式刚架损伤识别的研究[J]
.工业建筑,2012,42(S1):224-227.
5
韩芳,钟冬望,龚相超.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结构模型修正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2011,32(S1):422-425.
被引量:1
6
辛增峰.
旧桥荷载试验中的损伤模拟[J]
.商品与质量,2009(S7):88-90.
7
杨娜,张岩.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藏式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J]
.振动与冲击,2013,32(9):125-129.
被引量:2
8
姜维成,张连振.
基于振动测量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J]
.交通标准化,2006,34(12):74-78.
被引量:1
9
黄民水,郭文增,朱宏平,李林.
基于环境激励的桥梁结构动力测试及模型修正[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23(4):57-60.
被引量:7
10
郑立飞,王根会.
既有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6(1):56-59.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
1
李龙梅,贾昌乐,杨庆佛.
有限元动力模型的修正──改进Berman修正法[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4,7(4):35-42.
被引量:2
2
魏锦辉,任伟新.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桥梁静动力有限元模型修正[J]
.公路交通科技,2015,32(2):68-73.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1
1
田帅帅,夏飞龙,王林凯.
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研究综述[J]
.工程技术研究,2022,7(7):190-1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封江东.
平衡悬臂法对混凝土桥梁的长期影响监测[J]
.建筑机械,2023(8):54-57.
1
黄凤珍,冯梅.
利用科学史进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J]
.生物学通报,2019,54(9):26-28.
2
肖娅婷.
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受力变形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J]
.建筑科学,2019,35(11):84-89.
被引量:8
3
郭聪岩.
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分析[J]
.门窗,2019,0(12):156-156.
4
苏跃华,牛昌林,李喜梅.
基于静载实测数据的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状态评估[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12):49-53.
被引量:1
5
梁文森.
自平衡法桩基静载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12):121-123.
6
王富强,齐志坚,王福运.
丰满重建工程坝体稳定温度场计算与实测对比[J]
.东北水利水电,2019,37(12):4-6.
被引量:3
7
袁浩然,匡波,刘鹏飞,王欣,黎闫.
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落棒分析程序的试验验证[J]
.应用科技,2019,46(6):79-84.
被引量:2
8
孔令熙.
钢混组合梁徐变效应影响的探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12):156-160.
被引量:1
9
戚利强.
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的施工技术分析[J]
.中华建设,2019,0(31):108-109.
被引量:2
10
宋国华,王进军,王巍,柯在田,刘劼.
成昆线钢拱桥运营性能试验测试与分析[J]
.铁道建筑,2019,59(11):46-50.
被引量:3
福建交通科技
201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