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联网+”时代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视阈下,本雅明创造性地以“技术”化解了文艺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和社会政治性之间的矛盾,使二者统一于艺术生产者提高文艺生产力之中。这一理论也为在西方话语包围下的当代中国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启示,高校教师应当十分重视“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及思想革命。在实践中,《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和“TED演讲”中的部分演讲是高校在“互联网+”时代中关于思政教育的两个优秀案例。
作者 高尚
机构地区 北京城市学院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第12期48-49,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冯宪光著..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46.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