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水稻生产上,氮肥的过量利用致使氮利用效率(NUE)下降,增加氮损失,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降低氮肥投入量、提高作物自身对氮素吸收利用能力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了解氮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相关性状、品种间差异以及潜藏在这些差异下的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培育高产氮高效水稻品种。
作者
李忠正
刘义
姜雪
谢华玉
杨百战
侯坤
王德鹏
机构地区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长江大学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郯城县种子公司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1期230-235,共6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BC093)
关键词
水稻
氮利用效率
评价指标
相关性状
品种间差异
生理机制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7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72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1
董桂春,王余龙,张岳芳,陈培峰,杨连新,黄建晔.
影响常规籼稻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主要源库指标[J]
.作物学报,2007,33(1):43-49.
被引量:22
2
程建峰,戴廷波,荆奇,姜东,潘晓云,曹卫星.
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J]
.土壤学报,2007,44(2):266-272.
被引量:105
3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
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2003,17(3):233-238.
被引量:155
4
龚金龙,邢志鹏,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
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差异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4):796-810.
被引量:19
5
单玉华,王余龙,山本由德,黄建晔,董桂春,杨连新,张传胜,居静.
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J]
.江苏农业研究,2001,22(1):12-15.
被引量:72
6
剧成欣,陶进,钱希旸,顾骏飞,赵步洪,杨凯鹏,王志琴,杨建昌.
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J]
.作物学报,2015,41(3):422-431.
被引量:14
7
Khalid Rehman HAKEEM,Ruby CHANDNA,Altaf AHMAD1,Muhammad IQBAL.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Applied Nitrogen in Rice Genotypes[J]
.Rice science,2012,19(3):213-222.
被引量:2
8
潘壮..不同高产水稻基因型氮效率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2:
9
江立庚,曹卫星.
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及有效途径[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3):261-264.
被引量:132
10
朱兆良.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J]
.土壤与环境,2000,9(1):1-6.
被引量:1091
二级参考文献
177
1
Roland Buresh,Christian Witt.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Improving Fertiliz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 i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7):776-785.
被引量:88
2
田永超,朱艳,曹卫星,范雪梅,刘小军.
利用冠层反射光谱和叶片SPAD值预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6):808-813.
被引量:64
3
丁艳锋,刘胜环,王绍华,王强盛,黄丕生,凌启鸿.
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4,30(8):762-767.
被引量:127
4
王绍华,曹卫星,丁艳锋,刘胜环.
库大小对水稻不同叶位叶片氮代谢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4,30(8):821-825.
被引量:7
5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杨大金,刘康.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5):686-691.
被引量:29
6
常江,张自立,郜红建,黄界颍,甘旭华.
外源稀土对水稻伤流组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5):522-525.
被引量:36
7
彭琳,王继增,卢宗藩.
黄土高原旱作土壤养分剖面运行与坡面流失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4,3(1):62-66.
被引量:11
8
吴伟明,程式华.
水稻根系育种的意义与前景[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74-180.
被引量:114
9
王小纯,熊淑萍,马新明,张娟娟,王志强.
不同形态氮素对专用型小麦花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5,25(4):802-807.
被引量:172
10
王维金.
关于不同籼稻品种和施肥时期稻株对^(15)N的吸收及其分配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4):476-480.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
1722
1
陈志明,李广,吴建国,闫丽娟.
灌溉和施氮方式对甘肃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产量和土壤含水量与有效氮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8-16.
被引量:5
2
王响玲,宋柏权.
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5):93-97.
被引量:36
3
柳林,李娜,闫喜东,汪润东,赵淑梅,李伟.
侧深施肥对白城市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技推广,2022,38(9):70-73.
被引量:2
4
郭晨,皇甫海燕,欧纯明,赵丽丽,李慧琪,刘彩宝,赵玉河,武海明,李子钦.
春油菜缓控释专用肥在化肥减量增效中的试验效果[J]
.中国农技推广,2019(S01):132-135.
5
Yujiao DONG,Fanwen ZENG,Jiang YUAN,Guangbin ZHANG,Yuanxue CHEN,Xuejun LIU,Padilla HILARIO,Tusheng REN,Shihua LU.
Integrated rice management simultaneously improves ric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various paddy fields[J]
.Pedosphere,2020,30(6):863-873.
被引量:3
6
张永春,汪吉东,梁永红,徐茂,孙丽,蒋永忠,胡永红.
硫包衣尿素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108-111.
被引量:18
7
王碧茜,范晓荣,徐国华,沈其荣.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旗叶的衰老特征[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33(2):8-12.
被引量:12
8
袁晓燕,余志敏,施卫明.
大清河小流域城郊型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9):19-30.
被引量:6
9
杨利,刘凯,游艾清,吴茂前,范先鹏,何伟,丁亨虎,吴家琼,余延丰,刘克芝,彭洪,张国栋.
杂交中稻广两优272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3782-3787.
被引量:1
10
BROWN Larry.
Irrigation ponds:Possibility and potent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drainage water from paddy fields in Zhanghe Irrigation System[J]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52(11):3320-332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1
1
赵桂琴,师尚礼.
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研究与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
.草业科学,2004,21(11):17-21.
被引量:127
2
李柏林,梅慧生.
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89,15(1):6-12.
被引量:345
3
蔡瑞国,张敏,尹燕枰,王平,张体彬,顾锋,戴忠民,梁太波,邬云海,王振林.
小麦灌浆过程中旗叶光合及抗氧化代谢与氮素营养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53-62.
被引量:43
4
魏海燕,张洪程,马群,戴其根,霍中洋,许轲,张庆,黄丽芬.
不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水稻基因型叶片衰老特性[J]
.作物学报,2010,36(4):645-654.
被引量:41
5
杨猛,庄文锋,李晶,许为证,芦玉双,刘焕成,魏湜.
氮肥运筹对春小麦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4):17-21.
被引量:4
6
刘锁云,陈磊庆,胡廷会,李立军,刘景辉.
水氮处理对燕麦功能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4):706-710.
被引量:5
7
蔡双元,何丽,杨慧菊,陈勇,海梅荣,达布希拉图.
氮素水平对杂交粳稻滇杂35叶片衰老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3,44(3):667-672.
被引量:1
8
朱昆仑,靳立斌,董树亭,赵斌,刘鹏,张吉旺.
综合农艺管理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5):2949-2959.
被引量:21
9
赵世锋,巴图巴根,任长忠,秦佳滨,满都拉.
阿旗草用燕麦生产调查及种植前景分析[J]
.农学学报,2015,5(12):86-93.
被引量:17
10
李向林,沈禹颖,万里强.
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牧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2016,18(1):94-105.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1
1
唐玉婷,张庆昕,张玉霞,连东,鲍青龙,斯日古楞.
施氮对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延缓衰老的差异分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9(3):19-24.
1
程红,郑顺林,马海艳,张开勤,袁继超.
马铃薯氮高效基因型品种筛选及指标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10):2292-2298.
被引量:16
2
张照婷,伏兵,葛中林,谭玉,刘建华,钱明月,何倩倩,陈皆春.
连云港地区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与SNC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14(10):529-530.
被引量:2
3
何伟忠,韦凯丽,华震宇,孙涛,陈贺,王成.
不同品种西瓜营养质量的差异及评价指标[J]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9):1652-1658.
被引量:10
4
王春晓,凌飞,鹿泽启,姜蔚,臧宏伟,张伟,姚杰,兰丰,柳璇,王志新,郑永美.
不同氮效率花生品种氮素累积与利用特征[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11):1706-1713.
被引量:17
5
李晓兰,赵骏达,马俊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孕期和产后期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10):1649-1654.
6
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辛德财.
播期对春播饲用油菜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9,25(11):63-67.
被引量:6
7
伍文丹,雷雄,赵文达,杨晓鹏,熊毅,熊艳丽,张新全,马啸.
饲草型高羊茅引进品种的表型变异分析[J]
.草业科学,2019,36(10):2622-2630.
被引量:3
8
陈铭,袁军,渠心静,李俊.
不同氮素形态对油茶幼苗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4):660-664.
被引量:14
9
冯梦喜,杨博兰,钟雯瑾,李花苗,杨自超,马雪,樊志磊,岳艳军.
不同工艺生产的硫基复合肥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J]
.化肥工业,2019,46(5):67-69.
10
郑本川,崔成,李浩杰,张锦芳,柴靓,蒋俊,蒋梁材.
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0):2196-2204.
被引量:18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