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荀子作为先秦后期重要思想家,不仅以其思想体系体大思精而独步稷下,而且其性恶论也在中国人性史上独树一帜,同时他亦是对其时代思想界进行自觉反思和学术批评的先驱。在荀子的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中,不仅讲隆礼,也强调重法。荀子学术批评的对象遍及儒、墨、道、法、杂等诸子百家。因此,古往今来对荀子的评价莫衷一是,主要集中在荀子的思想谱系归宗上。自韩愈首发荀子思想“不粹”之评,关于荀子的学派归属一直是儒学内部的重要议题,要回答荀子的学术阵营归属问题,必须厘清荀子与孔孟的异同,必须搞清楚这种异同是对孔孟的背离还是创新。荀子“礼治”是对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荀子人性论是对先秦人性论的丰富和创新,荀子“隆礼重法”兼容法家,是对儒家思想的转化与创新。荀子王霸并用的思想体系虽然不乏法家的影子,但从根本上还没有脱离儒家道统体系。荀子既保留了儒家思想的精神基因,同时根据时代需要,随时而化,与时偕行,其“偏驳”“不粹”非但不是对孔孟儒学的背离,恰恰是其思想“集大成”的体现,恰恰是其对孔孟儒家思想转化与创新的体现。
作者
郭士榕
关健英
Guo Shirong;Guan Jianying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8,共9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