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通义:汉语阐释学的思想与方法 被引量:2

Tongyi: An Idea and Method of Chinese Hermeneutic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语阐释学的思想与方法,其根柢在经学和小学,其关键词为“通义”:会通、变通其义以臻通达、通透之义。古典阐释的主体是圣人和君子。古典阐释的最高境界是六通四辟、弥纶群言、“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汉语阐释的目标是要跨越文字、文献、语境三重障碍以“通天下之不通”,故阐释路径须通义于词根、通汇于文献、通变于语境。汉语阐释学之“通义”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评点”批评与圣人平等对话、与作者惺惺相惜和用力之久而豁然贯通,“诗话”批评通于经部之小学、史部之传记和子部之杂家,而“论诗诗”批评则是直通之“赋”、显通之“比”和隐通之“兴”的诗性融合。汉语阐释学“通义”的语言本位、跨界思维和互文方式,可以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批评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作者 李建中 Li Jianzhong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58,共6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项目编号12&ZD153)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