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巧还是机械?——论李渔小说中的影子人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学中的“影子人物”,是小说家有意设置的一对互相映衬的人物形象。李渔小说中的影子人物可分为“三角模式”和“二元对立模式”两种。在一男二女的“三角模式”中,李渔或突出描写原本不起眼的一方,或加倍使用影子手法,突破了旧有的才子佳人模式。这些尝试显示出精巧的构思,但也有过于机械穿凿的遗憾。
作者
殷富华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1-44,59,共5页
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李渔
影子人物
精巧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潘光旦著..小青之分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36.
2
杨婕.
《红楼梦》肖像描绘考察——以“影身人物”为核心[J]
.红楼梦学刊,2012(3):153-172.
被引量:10
3
孙悦..明清小说“双姝”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6:
4
郭俊超..李渔拟话本小说叙事结构与形式涵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
5
王昕著..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2:32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孙宏安.
《红楼梦》中的相术[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70-74.
被引量:2
2
王文兴语,见康来新《石头渡海--红楼梦散论》,台湾台北:汉光文化,1985年2月初版,第31页.
被引量:1
3
雄狮中国美术辞典编辑委员会编《雄狮中国美术辞典》,台湾台北:雄狮图书,1989年4月初版,《名词术语,流派》卷.
被引量:1
4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70页.
被引量:2
5
宋·文莹《湘山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47-48页.
被引量:1
6
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录入《神相全编》.
被引量:1
7
元·罗贯中原著,吴小林校注《三国演义校注》,台湾台北:里仁书局,1994年9月出版,第一回,第3页.
被引量:1
8
张新之.《妙复轩评石头记》,台湾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第31页.
被引量:1
9
《高阳说曹雪芹》,台湾台北:联经出版,1983年1月初版.
被引量:1
10
明·兰陵笑笑生原著,梅节校订《金瓶梅词话》,梦梅馆校本,台湾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11月初版,第414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侯梦琰,宋丽娟.
明清小说评点中“影写”的术语化及其功能价值[J]
.都市文化研究,2024(1):253-267.
2
李振中.
清渠汇成天光影--宝玉观看金陵册子构思探源[J]
.红楼梦学刊,2013(5):244-254.
3
王富鹏.
论《红楼梦》影子人物体系的建构与小说叙事结构的形成[J]
.红楼梦学刊,2016(5):126-149.
被引量:13
4
张俊萍,李梦雨.
《追风筝的人》中的影身人物[J]
.当代外国文学,2018,39(3):53-59.
被引量:3
5
王文娟.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J]
.红楼梦学刊,2020(2):131-148.
被引量:2
6
刘奕男.
从“黛之影”谈《红楼梦》的人物塑造[J]
.红楼梦学刊,2020(5):298-316.
被引量:4
7
凌睿乙.
《红楼梦》中秦可卿与秦钟的影身关系及设置意义[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4):104-107.
8
牟学苑,徐亚男.
奥菲利娅在《哈姆莱特》中的作用[J]
.四川戏剧,2021(7):41-44.
9
陈进.
张恨水《啼笑因缘》现代性两种--以“社会分类”与“言情性”为中心[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1):43-49.
1
陈康和.
循双线 悟内涵——《中彩那天》教学片段[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8,0(3):50-50.
2
魏颖.
《红楼梦》的“形影叙事”与曹雪芹的自我形象[J]
.红楼梦学刊,2019(2):185-200.
被引量:2
3
崔瑶.
颠覆“才子佳人”模式的反传奇叙事——唐传奇与张爱玲之“传奇”比较[J]
.北方文学,2019,0(17):17-18.
4
吕芳.
《红楼梦》对传统才子佳人模式的突破——以儒家文化为视角[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2):68-73.
5
范迎春,杨喆,王松.
大庆之年话大庆[J]
.半月谈,2019,0(17):63-65.
6
伏涛.
走向舞台中心的“社会边缘人物”——阮大铖《燕子笺》中裱糊匠夫妇、女医形象分析[J]
.戏剧文学,2019(1):76-82.
7
崔菱逸.
躁动之下 焉有错对——《无名之辈》影评[J]
.戏剧之家,2019,0(28):76-76.
8
伊洛.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印度人[J]
.中外书摘,2013,0(2):96-98.
9
徐德明,姜艳.
从《春明外史》女主人公更替看言情小说的转型[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2(1):15-21.
10
嵇金梅.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大课间高标准队列秩序[J]
.亚太教育,2019,0(8):46-46.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