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台湾贺岁怀旧电影建构之台北“记忆之场”——以《艋舺》《大稻埕》为例 被引量:2

Taipei Memory in Taiwan Residents New Year Films: Case Studies of Báng-kah and Twa-TiuTian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艋舺》《大稻埕》两部取得票房佳绩的贺岁怀旧电影为例,本文讨论其是否能够勾勒都市“记忆之场”,以及其建构的是何种台北的空间历史。两部影片以台北最早的商业繁华地区艋舺、大稻埕为片名,以宣张友情和义气的青春帮派电影以及穿越时空的爱情喜剧电影为文类,牵涉到地方社群想象、记忆与认同;同时,以一种被刻意制造且渲染的“怀旧”把消费社会的欲望灌注到过去,并投射本土性的关怀;它们增强了万华、大稻埕地区作为旅游景点的文化与经济价值,但其铺陈的历史是碎片化、薄弱化、污名化的,乃至出现“刻板印象”、记忆缺失、消费历史的现象。
作者 黄诗娴 Huang Shixian
机构地区 集美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93,共5页 Contemporary Cine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9

  • 1陈婧祾.理论与实践:文学如何呈现历史?——王安忆、张旭东对话(下)[J].文艺研究,2005(2):83-91. 被引量:10
  • 2[德]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90、140页. 被引量:21
  • 3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引自文化产业网(http://www.culindustries.corn),2004/9/20. 被引量:1
  • 4[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7页. 被引量:3
  • 5关锦鹏.《关锦鹏谈新作:<长恨歌>是对上海的伤感缅怀》,http://entertainment.big5.anhuinews.eom/system/2005/07/14/001304422.shtml. 被引量:1
  • 6[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被引量:7
  • 7[美]詹明信.《电影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2页. 被引量:1
  • 8王安忆 王雪瑛.《(长恨歌),不是怀旧》[N].《新民晚报》,2000年10月8日. 被引量:3
  • 9[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9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