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组织分化和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针对福利国家的式微,20世纪90年代见证了市民社会组织的复兴,莱斯特·萨拉蒙称其为'全球结社革命'。由于对市民社会组织的界定存在争议,本文提出了一个政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市民社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于前苏联和东欧的自由放任式改革,法人化是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策略选择。针对转型中国的法人单位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阐明了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组织分化和地区差异。组织分化意味着市民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劳动分工,而地区差异揭示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基础。
作者 张昕
出处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15-131,共17页 Fud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经费的支持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顾昕.《当代中国有无公民社会与公共空间?—评西方学者有关论述》[J].当代中国研究,1994,(4). 被引量:5
  • 2王颖.《中国的社会中间层:社会发展与组织体系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4,(6). 被引量:4
  • 3Kenneth Dean, 1997, “Ritual and Space: Civil Society or Popular Religion? ” in Timothy Brook and B. Michael Frolic (ed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 M. E. Sharp. 被引量:1
  • 4Kenneth W. Foster, 2002, “Embedded within State Agencies: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YanTai”,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47. 被引量:1
  • 5Philip C. C. Huang, 1993,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in China? 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Vol.19 No.2. 被引量:1
  • 6Richard Baum, Alexei Shevchenko, 1999, “the'State of the State'”, in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Merle Goldman and Roderich Macfarquhar edi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London. 被引量:1
  • 7Tony Saich, 2000,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 March ). 被引量:1
  • 8Tony Saich, 2001,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published by Palgrave. 被引量:1
  • 9《新权威主义——对改革理论纲领的论争》.刘军,李林.1989. 被引量:1
  • 10康晓光.2000.明报出版社(香港). 被引量:1

共引文献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