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宏观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8-51,共4页
Macro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37
-
1吴国华.两岸工业互补性研究[J].台湾研究,2000(1):20-26. 被引量:7
-
2周小亮,何刚,陈文静,姚析佐,郑会青.福建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稳定快速经济增长的体制创新研究[J].东南学术,2004(3):101-109. 被引量:2
-
3郑庆昌,吴元兴,张丽萍.“十一五”福建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89-96. 被引量:10
-
4汪慕恒.2002-2003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与外资投资[J].台湾研究集刊,2003(4):72-81. 被引量:2
-
5林毅夫,姜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J].管理世界,2006,22(1):29-40. 被引量:148
-
6石磊,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22(5):35-44. 被引量:72
-
7陈明森,陈新,何宇,林红.福建新型工业化进程基本评价与新时期战略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7):43-49. 被引量:3
-
8蔡加福,郭善耘.提升福建就业水平的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130-134. 被引量:2
-
9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45-90. 被引量:2
-
10JIAN T,SACHS J,WARNER A. 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 1996 (7) : 1 - 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贝贝,肖海峰.中国畜牧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区域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142-148. 被引量:13
-
2阮晓莺.闽台两地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合作发展的空间和路径[J].国际贸易问题,2007(2):51-56. 被引量:6
-
3吴凤娇,胡海智.基于引力模型的闽台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7):72-75. 被引量:4
-
4林和森,侯曙光.闽台共同市场建立的基础和措施[J].铜陵学院学报,2009,8(1):21-23.
-
5郑甘澍,武力超.后ECFA时代闽台产业合作的政策选择[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2(1):3-12. 被引量:5
-
6侯曙光.两岸经济合作交流的历史回顾与闽台共同市场构建[J].闽台文化研究,2008(4):18-23.
-
1陈鹏,田涛.中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结构竞争力比较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1):49-54. 被引量:1
-
2张磊.“长三角”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及浙江对策[J].江南论坛,2003(8):15-16.
-
3文毅荣,姜飞.南京经济结构竞争力现状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117-118. 被引量:2
-
4苏振天.安徽省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8,27(10):96-100. 被引量:4
-
5洪银兴,高春亮.增强民营经济的竞争力——以江苏为例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3(6):184-189. 被引量:4
-
6省域经济结构竞争力排名:黑龙江位列第七位[J].黑龙江金融,2011(3):16-16.
-
7张磊.提升浙江经济结构竞争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9):73-76.
-
8储嘉康.“宁波活力”来自制度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3(7):35-37.
-
9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J].政策瞭望,2014(4):57-57.
-
10王文斌.从价费水平看哈尔滨城市竞争力——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6(2):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