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环境的创造
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02年第5期53-55,共3页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
1无,牟誉(翻译).敏感生态环境中的可持续设计——温特沃斯公共区游乐场[J].景观设计,2009(3).
-
2夏成钢,端木山,吕品晶.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构思简介[J].中国园林,2002,18(5):27-29. 被引量:1
-
3季建伟,王东宁,柳茵.山东广播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照明设计及实施[J].照明设计,2009(5):94-99.
-
4Norman Lo.泰州市文化中心概念规划方案[J].建筑技术及设计,2005(12):86-91.
-
5袁宁铭.用交流空间营造欣欣校园[J].低温建筑技术,2007,29(1):23-24.
-
6穆清.罗马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工作坊──罗马新文化轴线上的媒体图书馆[J].建筑与文化,2010(4):18-19. 被引量:3
-
7李孝聪.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几个误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15(1):38-42.
-
8王颖恺,李楠.园林生态学思想为指导的现代古城设计[J].山西建筑,2016,42(6):195-196.
-
9陈志龙,郑苦苦,伏海艳,杨红禹.旧城文脉的延续与空间的完善——以珠海市莲花路街区立体化改造为例[J].规划师,2006,22(4):39-41. 被引量:8
-
10陈一新.深圳CBD中轴线公共空间规划的特征与实施[J].城市规划学刊,2011(4):111-118.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