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8期1-1,共1页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9
-
1吴言.建构主义学习[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8):1-1. 被引量:4
-
2朱F基.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7-31(1). 被引量:1
-
3周宁杯 王德琳.微型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4筱晖.一点补充.职业技术教育,2002,(1):28-29. 被引量:1
-
5张桂春,曹迪.研究性学习促高职教育特色形成[J].教育与职业,2002(4):16-17. 被引量:3
-
6雷正光.新世纪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7):35-38. 被引量:13
-
7贾 平.实验教学改革浅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13):49-49. 被引量:4
-
8吴言.现代职业学习理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4):1-1. 被引量:4
-
9陆君臣.谈高职教育推行研究性学习[J].教育与职业,2003(11):28-29.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陈志慧,宋光泉.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时效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5):29-32. 被引量:7
-
2蔡支农.对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74-76. 被引量:2
-
3曹沛森.高职《物理化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39-140. 被引量:1
-
4雷育红.对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8,10(9):179-179. 被引量:8
-
5陈水木,黄志中.高职《环境监测》课程改革实践[J].江西化工,2009,25(3):130-131. 被引量:2
-
6王晓波.机电专业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307-308.
-
7李晓燕,吕述萍.高职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内蒙古教育(C),2013(1):54-55. 被引量:1
-
8杨柳.开展研究性学习 推动高职教育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52-254.
-
9王涛,李国萍.浅谈建筑类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15-15.
-
10宋新力,廖科超,王冬冬,王雪山,程灿玲.地方应用型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探索[J].广东化工,2023,50(14):232-234.
-
1陈桂生.课程运作的机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79-84.
-
2赵亚夫.历史教育与课程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3). 被引量:3
-
3张虹,张南,任超平.全面 多元 统筹 有效——观瞻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J].浙江教学研究,2009(1):14-16.
-
4侯中太.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解放[J].教育探索,2004(1):43-45. 被引量:3
-
5吴东顺.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高中教学成败的关键[J].大观周刊,2012(19):261-262.
-
6缪旭芳.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考释及指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5):108-110. 被引量:8
-
7薛廷梅,孙瑜,王东扬,杨利涛.网络课程分析与建设[J].科技资讯,2014,12(28):149-149. 被引量:1
-
8李爱红.多媒体课件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5):555-555. 被引量:3
-
9陈伟平,易志亮,李雪,张永忠.“引领式”网络课程设计模式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78-81. 被引量:8
-
10张文霞.文化课程的实质与机制建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1):192-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