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以腊尔山为中心的苗族聚居区存在被称之为“苗老司”的“巴岱雄”和“客老师”的“巴岱扎”两类民间仪式专家,他们分别代表苗族和汉族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巴岱信仰不仅在信仰空间上实现了互嵌,还在仪式实践中出现了仪式功能、仪式环节、仪式结构等不同的互嵌类型。这些现象表明汉文化进入了苗族“权力的文化网络”。巴岱信仰互嵌是民族互嵌的历史缩影,民族嵌入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张力可以通过巴岱的逆转仪式及其他交融方式来释放。交融是一种过渡状态,它不仅能够释放嵌入的张力,还能为互嵌赢得时间和空间,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形成,实现新的社会凝聚和团结。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59,共7页
Religious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15AZD078)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