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联网与95后乡城流迁底层青年的多重时间性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学界对于青年网络使用的讨论中,对时间的假设占据着核心位置:在这里,时间是线性、稀缺、正统的,而对时间正确有效的使用则与自我规训的、能够为社会有所贡献的新自由主义主体的制造紧密相联。为了批判地回应这种时间性预设,本文通过对深圳市13位95后乡城流迁底层青年生命故事的分析,从日常生活时间、生命历程时间与历史时间三个方面呈现出互联网对其关于时间认知、赋意与使用的影响。作者发现,在日常生活时间方面,看似“浪费”时间的手机上网恰恰构成了这些底层青年与工作中心的、正统的城市时间秩序协商的重要手段;在生命历程时间和历史时间方面,被访者在互联网所强化与再生产的想象的世界主义的影响下,构筑着关于个体同时也是关于社会的美好未来,但美好想象与现实的残酷体验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强了他们面对现实时的焦虑不安。
作者 罗牧原 丁瑜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33,61,共8页 China Youth Stud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212

共引文献65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