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讯逼供根源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法律严禁刑讯逼供,但刑讯逼供时有发生。刑讯逼供的屡禁不止与侦查办案模式、人性本能、侦查技术发展等密切相关,认识能力的历史局限性、人性中的非理性、传统的侦查思维、侦查模式等都是促成刑讯逼供的重要因素。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关注对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以及其他证据的排除,坚持非法证据排除。
作者
邢文博
杜志淳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9年第13期43-46,共4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侦查技术
刑讯逼供
非法证据排除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张伟珂.
生态、利益与刑讯逼供的控制路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2):114-124.
被引量:3
2
何劲松,伍岳.
论防范刑讯逼供的制度障碍及突破[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0(13):209-211.
被引量:2
3
王钟逵.
甘肃省人大查究武威“11·8”冤案纪实[J]
.法律与生活,1997(10):2-4.
被引量:2
4
王芳.
刑讯逼供的归因与治理[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5):62-67.
被引量:3
5
卞建林,张可.
侦查权运行规律初探[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1):27-41.
被引量:27
6
吴纪奎.
口供供需失衡与刑讯逼供[J]
.政法论坛,2010,28(4):106-118.
被引量:25
7
王彪.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最新发展[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2):112-123.
被引量:8
8
马忠红.
刑讯逼供的社会学分析——兼谈刑讯逼供研究的拾漏补遗[J]
.政法学刊,2008,25(6):52-55.
被引量:5
9
阎万鸿.
关于摸底排队侦查措施原理与方法的拓展[J]
.辽宁警专学报,2010,12(5):32-35.
被引量:2
10
吕泽华,贾宜臻.
死刑冤假错案证据问题之实证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30(2):55-6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3
1
何家弘.
美国如何遏止刑讯逼供[J]
.中国法律评论,2014(2):39-43.
被引量:3
2
周雄哲.
秘密侦查应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湘中某基层公安机关为例[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3):41-43.
被引量:6
3
刘凡伟,徐同凯,贺晓峰.
电磁痕迹 侦查利用[J]
.中国刑事警察,2006(5):22-23.
被引量:3
4
吴茜.
对网上侦查原理及其实现途径的思考[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2):56-59.
被引量:6
5
左卫民,马静华.
侦查羁押制度:问题与出路——从查证保障功能角度分析[J]
.清华法学,2007,1(2):65-87.
被引量:52
6
汪进元.
权力制约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J]
.法学评论,1998,16(1):31-36.
被引量:20
7
邓传明.
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J]
.法学评论,1997,15(2):3-9.
被引量:14
8
王晨光.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J]
.法学,1997(3):5-11.
被引量:129
9
龙宗智.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J]
.法学研究,1996,18(6):119-127.
被引量:76
10
刘生吉.
用活手机基站信息——应用手机基站信息开展侦查的体会[J]
.中国刑事警察,2009(4):30-3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0
1
纪福和.
证据协商背景下的供述问题——基于以Q市K区为样本的实证分析[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1):22-57.
2
王彪.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四十年——总结与展望[J]
.刑事法评论,2022(1):642-663.
3
徐虎.
论我国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控制与监督[J]
.山西青年,2020,0(2):292-292.
被引量:1
4
宋强,范思力.
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完善研究[J]
.师大法学,2020(2):181-234.
5
董伟龙.
智慧侦查非均衡发展及其调和研究——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为分析框架[J]
.公安学研究,2023,6(1):101-122.
被引量:3
6
郭晶,徐灿.
论刑事“冷案”侦查模式的法治化嬗变[J]
.公安学研究,2019,0(6):22-43.
被引量:4
7
梁晓希.
论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48-50.
8
宋德军,易驰.
沉默权不应再“沉默”——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4):17-19.
9
崔敏.
关于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考察与反思[J]
.公安大学学报,2001,17(6):48-58.
被引量:18
10
肖宇平.
刍论沉默权——对我国不适宜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几点思考[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2):70-73.
被引量:1
1
胡渊铭.
浅析侦查权的程序性控制[J]
.法制博览,2017(27):192-192.
2
吴亚楠.
“数据侦查”课程实训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森林公安,2019,0(3):40-42.
3
戴紫君,易文杰.
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适用的实证研究——以54份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31(3):76-82.
被引量:3
4
黄建华.
那些难忘的办案经历[J]
.方圆,2019,0(12):62-63.
5
陈鲜瑜,王勇.
刑事审讯的法律控制[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0(2):88-94.
6
吕晋.
侦查信息化工作机制与侦查办案思路[J]
.楚天法治,2017,0(33):208-209.
7
付黎明.
非法口供认定标准的变革——以1996~2017年我国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为考察对象[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0(3):54-60.
8
马韶.
检察环节防范冤假错案的机制建构思考[J]
.中国检察官,2019(13):74-77.
9
张学文.
涉黑犯罪治理的模式重述与进路整合[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31(4):45-54.
被引量:1
10
彭松.
冰心的海洋书写与五四海洋情怀的生发[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4):14-19.
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
2019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