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临沂市夏玉米病虫草害防治原则及高效综合防控集成技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种植结构和栽培模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临沂市夏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与推广实践,明确了临沂市夏玉米病虫草害的防治原则,并从选用抗(耐)病良种、健身栽培、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各生育阶段科学化学防治(药剂处理种子、科学施药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出了临沂市夏玉米病虫草害高效综合防控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确保临沂市夏玉米丰产丰收。
作者
王洪利
陈香艳
机构地区
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7期209-211,共3页
基金
临沂市农科院自主创新项目
关键词
临沂
夏玉米
病虫草害
防治原则
高效综合防控技术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王永美.
临沂市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9):174-176.
被引量:6
2
王传胜,刘建.
山东夏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探讨[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10):90-91.
被引量:5
3
陈慧霞,刘伟.
淮北市夏玉米病虫草害发生新特点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6):138-140.
被引量:8
4
程军,侯慧敏,李俊庆,陈军,庄克章.
鲁南地区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3):127-128.
被引量:2
5
郑辉.
山东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控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8,38(14):53-53.
被引量:5
6
庄克章,李俊庆,吴荣华,张春艳.
鲁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40-4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张雪松,曹永胜,曹克强.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河北粮食作物植物保护新问题和治理对策[J]
.植物保护,2006,32(2):19-22.
被引量:9
2
王留梅,赵玉巧,赵玉珍,郭永芳,郭江峰.
玉米青枯病的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0):64-64.
被引量:2
3
李雪松,管毅,刘红山.
平邑县玉米粗缩病暴发原因与防治建议[J]
.现代农业,2006(12):25-25.
被引量:3
4
刘国芳.
鲁南地区玉米青枯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J]
.种子世界,2007(6):42-42.
被引量:2
5
勾玲,黄建军,张宾,李涛,孙锐,赵明.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7,33(10):1688-1695.
被引量:259
6
王桂香,庄克章,李龙,唐汝友,黄秀山,朱新亮,李宗保,苏云鹏.
玉米粗缩病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8,16(3):123-125.
被引量:15
7
金环宇,田平,张湘.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科学使用方法[J]
.种业导刊,2008(7):26-27.
被引量:14
8
张同香,李建军,张晓春.
浚县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0):99-100.
被引量:4
9
孟凡亮.
鲁南地区夏玉米粗缩病发生流行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探索[J]
.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19-21.
被引量:5
10
魏平民,孙继芳.
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18-11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0
1
董建国.
苏北沿海地区夏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7):52-52.
2
王永美.
临沂市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9):174-176.
被引量:6
3
王云龙.
蒙城县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3):50-50.
被引量:1
4
刘晓颖,杜学云.
玉米“行穴植”技术模式增产实例调查与增产原因探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6(8):190-192.
5
闫晓艳.
夏玉米持续增产关键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3):28-28.
6
马宝新.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12):111-112.
被引量:27
7
许健,陈清利,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兰红宇.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J]
.中国种业,2018(12):26-29.
被引量:15
8
王佳.
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9,39(12):130-131.
被引量:5
9
罗昭全,陈琼.
夏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浅谈[J]
.农业与技术,2019,39(17):109-111.
被引量:3
10
马清礼.
夏玉米直播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26):127-128.
同被引文献
27
1
曹廷永,杨杰,张远芳,王立永,周久山.
不同植保器械防治小麦病虫草害对比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20(11):19-22.
被引量:2
2
史树森,李洪刚,崔娟.
东北低温多湿气候对大豆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及对策[J]
.大豆科技,2010(4):54-55.
被引量:2
3
时鹏,高强,王淑平,张妍.
玉米连作及其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0,30(22):6173-6182.
被引量:136
4
郭荣.
我国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27(1):124-127.
被引量:51
5
杨峰,娄莹,廖敦平,高仁才,雍太文,王小春,刘卫国,杨文钰.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行距配置对作物生物量、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5,41(4):642-650.
被引量:85
6
顾鑫.
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5,5(11):26-29.
被引量:3
7
刘朝茂,李成云.
玉米与大豆、马铃薯间作对玉米叶片衰老、产量及病害控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75-78.
被引量:24
8
顾鑫.
三空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流行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3):45-47.
被引量:2
9
李建群,杨强,潘秋波,陆芳.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稻麦病虫效果探析[J]
.中国农技推广,2017,33(7):54-56.
被引量:12
10
汤忠琴,尚静,张磊,陈元凯,常小丽,杜俊波,雍太文,武晓玲,余靚,曾淑华,孔凡磊,张敏,杨文钰.
不同田间配置对套作大豆主要虫害的种群分布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6(3):297-30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李民,刘伟杰,刘艳红.
玉米病虫草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9):7-8.
被引量:2
2
郝继平.
临沂市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控技术[J]
.乡村科技,2021,12(11):52-53.
3
胡俊芳,李刚,焦竹青,武海波.
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J]
.农村科学实验,2021(31):174-176.
4
姚卫东.
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J]
.种子科技,2023,41(24):70-7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立.
山东临沂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J]
.农业工程技术,2022,42(5):28-28.
2
包双红.
玉米播种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6):84-87.
被引量:2
1
贾爱云.
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施药防治效果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3):167-167.
被引量:6
2
林正平,洪峰,刘鹤,阴俊杰.
浅析影响植保无人机作业效果的主要因素[J]
.中国植保导刊,2019,39(4):70-72.
被引量:21
3
张建峰.
关于桃树病虫害防治的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19,0(19):196-196.
4
揣红运,谢学文,石延霞,柴阿丽,李宝聚.
弥粉法施药防治设施黄瓜主要病害技术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9(9):14-20.
被引量:1
5
王文瑞,范东军.
禹城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9(7):262-263.
被引量:5
6
程应德,郑在武,张超,吕亮,杨小林,张舒.
植保无人机结合飞防助剂施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2019,39(6):74-75.
被引量:14
7
刘刚.
滴灌施用噻虫胺防治柑橘木虱可行[J]
.农药市场信息,2019,0(5):47-47.
8
颜玉龙,李勤.
水稻蔬菜节本增效复种模式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0):20-21.
被引量:3
9
吴庆杰,解全荣,郭晋保,刘伟炜,窦长松.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19,49(2):67-68.
被引量:1
10
梁楠.
锦州地区秸秆还田技术研究与推广[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9,0(7):61-61.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