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胜浦是一个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发生天翻地覆裂变的地方:由农村一跃而为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街道,成为城市化转型的典范。改革开放初,荷兰学者施聂姐作为"异文化"的观察者,"他自觉"地记录、研究了胜浦以"山歌"为代表的传统。吴兵著《我是"潭长"我的潭》则作为胜浦"原住民","我自觉"记录了胜浦在时代裂变期的传统与当代。不止于此,作者还披露了这一裂变期的心理转型,使该著具有了西方"民族志"般的价值。
出处
《采写编》
2019年第3期178-180,共3页
Journalism & Media Studies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度资助项目“施聂姐的吴歌研究”(2015SJB57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苏南方言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2017ZSTD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