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应用型院校外语教学之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培养了大量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我国很早就接触了“双元制”教育思想,也一直主张将其推行开来。因为,侧重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对外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作者
陈婧
邓涛
机构地区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第7期28-29,共2页
基金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科研项目《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综述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17XY03W01)
关键词
“双元制”教育
外语教学
应用型大学
分类号
H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聂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省思[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13):55-58.
被引量:25
2
巫莉丽.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及改革探索[J]
.文教资料,2010(24):122-124.
被引量:1
3
杨荣.
德国“双轨制”应用科技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J]
.河池学院学报,2014,34(4):75-80.
被引量:8
4
孙建波,张纪轩.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精准建设路径研究——以J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2018,0(6):99-103.
被引量:14
5
亓俊国,庞学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1):23-26.
被引量:49
6
唐春华,李军利,尹秉奎.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建构“多域互通、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模式[J]
.职业教育研究,2018(9):29-3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孙祖复.
联邦德国“双重职业训练体系”概述[J]
.外国教育研究,1988(4):57-62.
被引量:5
2
龚利群,黄日强.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12-14.
被引量:11
3
姜大源.
着眼于未来的理性思辨:坚持与改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期发展动态综述[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58-63.
被引量:28
4
周丽华,李守福.
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54-58.
被引量:52
5
夏成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
.江苏高教,2005(1):24-27.
被引量:91
6
方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5(31):62-63.
被引量:20
7
黄日强,何小明.
德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0):58-61.
被引量:11
8
周耕夫,李栋学.
工学结合:期待制度与法规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5-7.
被引量:49
9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J]
.教育研究,2007,28(1):51-56.
被引量:38
10
德国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局.德国概况[M].法兰克福:莎西埃德出版社,2000:433-43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9
1
刘刚,刘海英,刘宏伟.
应用型本科院校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1):347-348.
被引量:2
2
卜志东,刘良斌.
基于企业视角的“双元制”模式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以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双元制”学徒培训中心为例[J]
.湖南教育(下旬)(C),2022(4):43-45.
3
王天英,赵欣若.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文学教育(中),2010(8):60-61.
被引量:5
4
严璇.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模式及特色[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38-41.
被引量:14
5
林桂花,阚丽.
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之路[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10-13.
被引量:13
6
杨小燕.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启发[J]
.世界教育信息,2010,23(4):55-57.
被引量:7
7
李红莹.
基于动力机制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解析及启示[J]
.文教资料,2010(11):117-118.
8
蔺宏良,崔选盟,任春晖.
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探讨[J]
.价值工程,2010,29(34):289-290.
被引量:15
9
陈丹,周红.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启示[J]
.科技与出版,2010(12):54-57.
被引量:10
10
刘冲.
通用航空带给民航院校实训基地的机遇[J]
.科技信息,2011(13):297-29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张明亚.
“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J]
.才智,2019,0(15):134-134.
被引量:1
2
刘玉双.
高职外语院校“非通用语种+英语”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2):106-10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毛先勇.
“一带一路”视域下小语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
.今古文创,2020(29):84-8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煜.
非通用语种复合型人才流媒体教育手段构建与实施路径[J]
.新课程研究,2021(26):12-13.
被引量:1
1
李平,罗昊玭.
德国应用型技术大学办学特色对中德合作办学的启示[J]
.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33(1):87-90.
被引量:3
2
宋丽平.
双元制教育中职业院校作用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11):31-32.
3
高新斤.
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反思我国职业教育机制——德国职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8,0(6):155-156.
4
龙翔,李迎霞.
德国职业教育的思考[J]
.文存阅刊,2017,0(13):222-222.
5
龙翔,李迎霞.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当代教研论丛,2018,0(4):136-136.
6
李博,房颖.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核心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12):71-72.
被引量:5
7
李代炎.
强化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推进专业建设进程[J]
.现代职业教育,2019,0(1):218-219.
8
周艳.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0):86-86.
9
宋正富.
校企合作视角下德国“双元制”教育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借鉴[J]
.中国高等教育,2018,0(23):61-62.
被引量:20
10
付饶.
对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借鉴——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9,21(1):15-17.
被引量:1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