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种求解双向压弯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 被引量:1

An Approach to Analysis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ment Concrete Section Subject to Biaxial Compression-Bending Loa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纤维模型的,求解双向压弯混凝土截面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截面自然坐标系的转动曲率和平均压缩应变为基本变量建立构件刚度矩阵。已知结构配筋,根据截面内力求解截面曲率时,采用牛顿法,收敛速度快;已知结构配筋、轴力和一个方向的弯矩,求解另一方向的极限弯矩时,采用双层迭代算法,外层迭代采用二分法,内层迭代采用牛顿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求得截面的极限承载力,还可以得到截面的等效屈服刚度。适用于任意多边形截面。截面割线刚度矩阵的推导仅要求截面满足平截面假设,适用于多种材料。编程实现了该非线性计算方法,经验证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收敛性良好。
作者 彭庭佳 成立涛 陈宏俊 凤跃森 Peng Ting-jia;Cheng Li-tao;Chen Hong-jun
出处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7-171,共5页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陈云霞,刘超,赵艳静,高云海.T形、L形截面钢筋砼双向压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研究[J].建筑结构,1999,29(1):11-15. 被引量:52
  • 2高云海..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正截面强度、延性及滞回特性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1993:
  • 3叶见曙著..结构设计原理 第3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 4过镇海编..钢筋混凝土原理 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33.
  • 5黄侨,王永平编著..桥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示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318.

二级参考文献4

  • 1曹祖同 陈云霞 等.钢筋陶粒砼压弯构件强度、延性和滞回特性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8,9(6):2-16. 被引量:6
  • 2刘超.钢筋砼L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正截面强度、延性的试验及理论研究[J].天津大学硕士论文,1994,. 被引量:2
  • 3高云海.钢筋砼T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正截面强度、延性及滞回特性的试验研究[J].天津大学硕士论文,1993,. 被引量:1
  • 4王炜.T形及L形截面双向偏压构件的强度计算[J].结构工程师,198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1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