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议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做中学”时间延续性的重要意义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的“做中学”源自法国的“动手做”教育实验项目,继承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自身经历结合日常中的观察和操作,试着解释简单的现象,从而使幼儿理解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循循善诱,随时提问,帮助幼儿表达,并保证实验活动正常进行。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能帮助幼儿学习真实具体的知识,并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做中学”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态度、学习方法和兴趣。
作者 张楠楠
出处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年第5期136-137,共2页 EDUCATION CIRCL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韦钰,(加)P.Rowell著..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3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