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后殖民主义认为,"主体间性"可以遏制主体性的泛滥,避免过于膨胀的主体主义引发文化殖民,提出通过间性思维建构文化的"杂交"策略,解决东方主义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问题。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期间兴办报刊,借由间性思维提出文化的杂交、融合理念,意图掩盖殖民本质。然而,杂交主体与客体难以平等互通、共在,真正的主体间性在文化政治场域中也并不存在。日系报纸在新闻叙事中常以"优等生"身份自居,对我国东北进行彰显"自我主体性"的"救赎""启蒙"。"主体性"正是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的哲学理据,也是其侵略本质的明证。
出处
《北方论丛》
2019年第3期115-119,共5页
The Northern Forum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东北日系报纸与另类殖民叙事的媒介建构(1905-1945)"(17YJA86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