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工业社会城市艺术区的景观生产——景德镇陶溪川个案 被引量:10

The Landscape Production in the Post-industrial Urban Art District:A Case Study of Taoxichuan in Jingdezhe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城市工业废弃地基础上,对工业遗产资源再利用建构起来的城市艺术区,是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景观生产。这些城市艺术区往往艺术气息浓郁,是时尚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展示场,是城市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陶溪川彰显了个人在公共艺术空间中的角色,明确了自己在艺术氛围、时尚符号、消费导向为主体的社群中的身份,陶溪川的结构和功能强化了这种身份认同。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介入城市艺术区的研究,将会拓展人类学的研究视域,为城市艺术区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我们对后现代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 王永健 Wang Yongjian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6,共8页 National Art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15AG003)阶段性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课题“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复兴与转型的人类学研究”(2015-1-10)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6

  • 1周星.《人类学者如何看待民俗的艺术》[J].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通讯,2007,:50-54. 被引量:1
  • 2[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人类学观点:惊扰权力和知识结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被引量:1
  • 3[马来西亚]阿图罗·埃斯科瓦尔.《人类学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被引量:1
  • 4[韩]朴佚護.《卡西尔的象征形式和艺术》,《现代美术学》2003年第7期. 被引量:1
  • 5[韩]李武庸.《空间的文化政治学》,《首尔:论形》2005年第41页. 被引量:1
  • 6[韩]金成道.《超大城市和数字媒体:增强都市和刻印的考古学》,《社会和理论》2012年第20期.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156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