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川剧相随心变的变脸脸谱艺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的地方戏曲之一的川剧脸谱,一方面借鉴并吸收了传统戏曲中地方剧种脸谱艺术的优秀之处,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独特而浓厚的巴蜀人民的个性特征和审美情怀。赋有"瞬间艺术"美名的川剧变脸,为揭示剧中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及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演变为数张可见、可感的外化视觉形象,体现出川剧脸谱独有的艺术美感。
作者
罗玥
机构地区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3期29-30,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川剧
脸谱艺术
变脸脸谱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龚思全搜集/整理/绘图,洪文雄,潘占伟,刘涟责任编辑..川剧脸谱[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47.
2
兰青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戏曲与说唱音乐[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223.
3
黄尚明著..蜀文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3.
4
屈小强.
巴蜀文化与川剧脸谱[J]
.文史杂志,2008(1):34-38.
被引量:8
5
周梅.
从汉字符号探析川剧脸谱的艺术审美特征[J]
.四川戏剧,2012(4):132-134.
被引量:3
6
张艺嘉.
浅析秦腔脸谱造型意蕴与演变[J]
.参花(下),2014(3):137-13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高妙玲.
从特征谈戏曲程式[J]
.魅力中国,2008(9):138-139.
被引量:1
2
林洪,张晓熙.
浅谈书法线条审美中的物象联想[J]
.美术大观,2007(12):164-165.
被引量:3
3
谢燕平.
汉字图形标志设计中的哲学思考[J]
.包装工程,2008,29(12):253-254.
被引量:8
4
庄义友.
汉字符号象征性探解[J]
.语文研究,2000(1):23-27.
被引量:12
5
杨金融.
试析汉字审美之“意象”[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1X):65-6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青苗.
谈川剧变脸艺术的传承与现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3).
被引量:2
2
聂森.
略论舞阳神戏的脸谱艺术[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6(1):23-26.
3
施源.
川剧脸谱艺术起源再探索[J]
.上海戏剧,2017(3):47-49.
被引量:2
4
罗玥.
川剧脸谱视觉符号系统的构建研究[J]
.四川戏剧,2020(2):94-98.
被引量:3
5
胡冰寒.
消费价值观视角下的重庆川剧传播研究[J]
.文化产业,2020(5):107-109.
6
周沛.
漫谈川剧视觉形象的产生因素[J]
.明日风尚,2017,0(17):314-314.
7
刘萍,石巨文.
从面具文化和“变脸”,论四川人的人格[J]
.魅力中国,2010,0(12X):198-198.
8
罗玥.
川剧脸谱视觉符号艺术特征[J]
.艺术品鉴,2015,0(6):99-1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7
1
李学勤.
论新都出土的蜀国青铜器[J]
.文物,1982(1):38-43.
被引量:39
2
李学勤.
巴蜀文化研究的期待——《三星堆与长江文明》前言[J]
.中华文化论坛,2004(4):5-6.
被引量:4
3
李钊,秦美玉.
蜀守遴选及秦并巴蜀后蜀地农业的发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12):191-199.
被引量:5
4
李斯.
“文翁化蜀”与早期西南丝绸之路开拓[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12):200-203.
被引量:5
5
高然,杨鑫.
晋唐巴蜀僚人与区域政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12):214-219.
被引量:2
6
王天佑.
四川西汉早期土坑墓文化因素分析[J]
.中华文化论坛,2018,0(12):10-19.
被引量:1
7
张彦,姚刚.
“江口沉银”遗址发掘后对张献忠研究的几点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18,0(12):47-54.
被引量:3
8
蔡竞.
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林盘保护性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农村经济,2018,0(12):56-61.
被引量:9
9
惠科,周勇.
近代日本外交官和汉学家的重庆认知——以竹添井井《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为中心[J]
.东疆学刊,2019,36(1):50-57.
被引量:3
10
谭继和.
徐中舒先生的“两论”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蜀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J]
.中华文化论坛,2019,0(1):124-1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钊,杨世文.
“十三五”期间巴蜀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
.中华文化论坛,2021(4):47-6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池炳良,杨丽萍.
巴蜀文化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J]
.汉字文化,2023(7):61-63.
2
刘景艳.
跨文化传播中的巴蜀文化——多维价值、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2):169-179.
3
巩强.
新时期巴蜀文化创新开发对策研究——以博物馆馆藏资源利用为切入点[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3(3):27-33.
4
周薇曦,任丹丹.
天府文化特征研究[J]
.天工,2023(33):28-30.
1
王琴.
有趣的面具[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7):20-24.
2
李培华.
巧妙换元 化繁为简[J]
.初中生学习指导(九年级冲刺版),2019,0(1):24-25.
3
潘慧敏.
家乡的『荣』树[J]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2017,0(12):22-23.
4
杨波.
川剧变脸艺术的传承与现状[J]
.戏剧之家,2019(7):39-39.
被引量:3
5
金铭杰.
变!变!变![J]
.快乐作文,2019,0(3):18-18.
6
王心怡,谢涛(指导).
变脸[J]
.阅读,2019,0(5):44-44.
7
郝淑萍.
《月季花》[J]
.现代艺术,2018(12):66-67.
8
闫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科技成果简介(续四)[J]
.中国铁道科学,2019,40(2):8-8.
9
涂昌森,章雪梅,侯立杰,于旭东.
弱视儿童戴镜后屈光状态演变[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7):1556-1559.
被引量:2
10
焦洋,张伶伶,侯旭龙.
区域维度下的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探索[J]
.建筑技艺,2019,0(3):69-73.
被引量:7
戏剧之家
2019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