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磁敏感血栓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信号成分特点、位置、长度及形状影响因素对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85例发病到溶栓时间4.5 h以内大脑中动脉责任供血区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数据,结合MRA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通与否的SVS存在的差异性;单因素分析SVS阳性的血管再通组和无血管再通两组的临床数据及SVS成分、位置、长度和形状影响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血管再通的独立因素。结果 33例血管再通组有14例(42.4%)存在SVS,52例无血管再通有34例(63.0%)存在SV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P>0.05)。48例SVS阳性的血管是否再通两组比较,无血管再通组的SVS更多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且SVS的长度更长,不规则形状的血栓更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层SVS数目比较,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VS不规则形状和长度对血管再通预后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结论 SVS显示血栓的位置、血栓形状及长度影响因素与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相关,有临床预测价值。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81-984,共4页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金
江门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A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