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鲁贝克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

Rubek's Ethical Identity and Ethical Choic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鲁贝克是易卜生最后一部作品《咱们死人醒来时》中的重要人物,其身上呈现的矛盾受到学者的关注。为了确定自己的艺术家身份,鲁贝克放弃了模特爱吕尼的爱情。然而,这一行为使他陷入伦理两难,造成了他本人、模特爱吕尼以及他妻子三人的悲剧。"高山"的意象在剧中反复出现,它是鲁贝克解决伦理困境的理想出路。他幻想登上高山摆脱艺术的束缚,但最后死在雪崩中。鲁贝克的死亡打破了艺术理念对他的束缚,使他的灵魂重新获得自由。易卜生对高山的描写显示了他对人类灵魂自由的探索,而对雪崩的描写显示了他对现实的迷茫。
作者 潘丹丹 PAN Dan-dan
机构地区 阜阳师范学院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6-93,共8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2016年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71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08-520. 被引量:2
  • 2See The Works of Hesiod, Callimachus, and Theognis, literal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prose, with copious notes, by J. Banks(London: H.G. Bohn, 1856)18- 19. 被引量:1
  • 3Theogony, and, Works and days, by Hesiod, trans. and with introductions by Catherine M. Schlegel and Henry Weinfield(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6) 32 - 33. 被引量:1
  • 4卡尔维诺.《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吴正仪译,《卡尔维诺文集·我们的祖先》,吕同六张洁主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1-74. 被引量:1
  • 5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被引量:1
  • 6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彭恩华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被引量:1
  • 7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见《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12页. 被引量:2
  • 8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32(1):12-22. 被引量:845

共引文献3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