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江湖儿女》中的身份认同隐喻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电影商业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已然跻身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贾樟柯仍拓荒于艺术电影关注边缘社会、关怀个体的原野,重新审视大时代下电影与现实的关联。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新电影《江湖儿女》延续其关注社会底层边缘人群的感情倾向,将镜头聚焦于时代浪潮中摸爬滚打的"江湖儿女"的命运变迁,以多重隐喻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一位辗转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女性不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
作者 杨梦昕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Aesthe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75.
  • 2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10.
  • 3刘辉,傅葆石编..香港的“中国” 邵氏电影[M],2011:244.
  • 4周宪编..文化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0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