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湖儿女》中的身份认同隐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电影商业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已然跻身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贾樟柯仍拓荒于艺术电影关注边缘社会、关怀个体的原野,重新审视大时代下电影与现实的关联。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新电影《江湖儿女》延续其关注社会底层边缘人群的感情倾向,将镜头聚焦于时代浪潮中摸爬滚打的"江湖儿女"的命运变迁,以多重隐喻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一位辗转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女性不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
作者
杨梦昕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江湖儿女》
身份认同
隐喻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75.
2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10.
3
刘辉,傅葆石编..香港的“中国” 邵氏电影[M],2011:244.
4
周宪编..文化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00.
同被引文献
3
1
段晓璇.
逃离与寻找——论贾樟柯电影中的“故乡”概念[J]
.戏剧之家,2016(16):98-99.
被引量:1
2
郑丹.
微电影《三分钟》的审美艺术与叙事策略[J]
.电影评介,2018(12):100-102.
被引量:2
3
谢露涵.
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乡愁感解读[J]
.视听,2018(12):100-10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杨堃.
微电影《一个桶》的“故乡”情结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0,41(10):120-121.
1
范雨.
从《战狼2》看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存在的问题[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21):170-170.
2
辛正根.
王阳明为什么会研究哲学(儒学)?——从寻找自我正体性的新实学观点出发[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6):1-6.
3
顾国庆.
县市报本土化的另类实践和思考——永康日报深挖区域文化遗存做足“土”新闻[J]
.传媒评论,2019(1):68-69.
4
程红,窦红飞.
第六代导演电影中农民工形象塑造的“框架”分析[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6):128-132.
5
王若琦.
《月亮和六便士》: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J]
.北方文学(下),2018,0(12):78-79.
6
李凡纳利,贾文浩(译).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J]
.新读写,2018,0(11):58-59.
7
師恩难忘 “我们”的老师在远方[J]
.温州人,2018(17):60-60.
8
王建祎,周悦.
浅析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的反乌托邦主题[J]
.采写编,2018,0(3):180-181.
9
商晓娜.
马一右有了微博[J]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2017(2):8-10.
10
匡宇扬,朱庆华,袁勤俭.
基于链接分析的老年用户网站综合影响力评价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9,9(1):37-45.
被引量:8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