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巧借空白解文本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空白”原是中国画构图技法之一,意思是“计白当黑”,有虚实相映的效果。在艺术创作中,有时为了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部分空白,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比如中国古代《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学创作艺术。无论高中语文教材本身还是整个教学过程,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对课标的理解以及教材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解、改造:或者把大问题转换成小问题,或者转换角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之适合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本身就是课堂上需要填补的“空白”。
作者 高海华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X期15-17,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70.
  • 2李镇西著..从批判走向建设 语文教育手记[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298.
  • 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42.
  • 4吕世虎,肖鸿民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8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