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敦煌《伍子胥变文》中的艺术性研究 被引量:2

Artistic Research in Dunhuang Wu Zixu Bianwe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敦煌变文是对敦煌遗书所在时代、地区生命与社会文化总的浓缩反映和体验的升华,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而《伍子胥变文》正是典型代表。笔者试图从文学性的角度切入,通过对伍子胥故事衍生、流变的梳理,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挖掘《伍子胥变文》的艺术特质:敦煌《伍子胥变文》情节曲折,运用了浪漫的艺术手法、程式化的艺术表达,塑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独具特色的叙事艺术和魅力,为当代小说、戏剧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范本。
作者 候彪 多洛肯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80-86,共7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潘重规编著..敦煌变文集新书[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1321.
  • 2《韩非子校注》组编..韩非子校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781.
  • 3张双棣主编..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56.
  • 4司马迁..史记选[M],1959.
  • 5富世平.敦煌变文中的程式及其意义[J].敦煌研究,2008(4):67-72. 被引量:3
  • 6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26.

二级参考文献6

  • 1[俄]李福清 尹锡康 田大畏译.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被引量:11
  • 2[美]约翰·迈尔斯·弗里 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被引量:8
  • 3上海文艺出版社.评弹丛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97. 被引量:1
  • 4序[M]//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9. 被引量:1
  • 5吕特·阿莫西,安娜·埃尔舍博格·皮埃罗.俗套与套语-语言、语用及社会的理论研究[M].丁小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64. 被引量:3
  • 6朝戈金.译者导言[M]//[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7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