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共建共享的治理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为理论基础,在主体、行动和价值维度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依据。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参与渠道,加之主观参与能力的不足,公众目前的参与水平还相对较低。新时代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物质、技术、理念与制度基础,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主要是以实践者和监督者两种身份进行环境治理,其路径优化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舆论宣传和沟通协商,营造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氛围,提高公众对环境治理的理性共识;二是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公众个体的生态环保素养,提高其参与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力;三是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四是通过支持生态社区与环保社会组织发展,拓展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渠道。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51,共6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8BKS058)
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三江区域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政府责任的视角"(JD201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