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气监测布点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利用宁波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用模糊聚类分析、ISODATA算法,对大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得到最佳点位.通过检验,证明其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作者
汪明君
袁琪朗
机构地区
宁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宁波师范学院物理系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1年第3期32-34,共3页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关键词
大气监测
最优化
模糊聚类分析
布点
I-算法
分类号
X831.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1
易江.
主成份分析在大气测点优化研究中的应用[J]
.干旱环境监测,1990(3):146-153.
被引量:2
2
张俊福等编..应用模糊数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333.
3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编..环境监测常用数理统计方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99.
4
方开泰,潘恩沛著..聚类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28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卜兆宏.主成份分析的简便解算法及其应用[J]土壤通报,1982(0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陈珊珊.
城市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应用实例[J]
.科技风,2013(16):109-10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8
1
吕静,陈炼.
基于分明矩阵方法的属性约简方法[J]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6):236-238.
被引量:14
2
郑庆美.
灰色聚类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福建环境,1993,10(6):7-8.
被引量:1
3
侯喜福,曹曼琳,朱延胜,朱学义.
城市大气采样点的模糊聚类优选方法[J]
.干旱环境监测,1993,7(3):141-146.
被引量:3
4
邓新民.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9,12(4):396-404.
被引量:4
5
费仁霖.
厦门泉州大气污染的模糊聚类与综合评判[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4(3):337-345.
被引量:2
6
丁进宝,周耀文.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与化工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J]
.化工环保,1993,13(1):45-49.
被引量:22
7
毛洪钧,丛孚奇,鲁平,高振福.
模糊数学在城市大气监测布点优化中的应用[J]
.环境工程,1993,11(6):53-57.
被引量:1
8
丁进宝,程永平.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宽域灰色聚类法[J]
.农业环境保护,1993,12(4):187-190.
被引量:8
9
丁进宝,贺青,程永平.
灰色综合评判法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J]
.四川环境,1993,12(3):46-51.
被引量:3
10
左力,霍瑾杰.
聚类分析在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监测最佳采样次数和时间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4):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袁东,付大友,袁基刚.
聚类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169-175.
被引量:10
2
汪滢,邱芬.
基于决策树算法在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2012(31):253-2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吴钢,蔡井伟,付海威,王涌翔,魏晶,姜萍,付晓,刘阳.
模糊综合评价在大伙房水库下游水污染风险评价中应用[J]
.环境科学,2007,28(11):2438-2441.
被引量:26
2
潘方珍.
区域农业环境评价方法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9(8):218-219.
3
张春娜,李良玉.
唐山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92-196.
被引量:13
4
郑健.
2001—2011年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模糊数学综合评价[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1):28-34.
被引量:25
5
王丹丹.
基于共同前沿框架下我国各省份大气环境污染效率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1):46-51.
6
杭琦,杨敬辉,黄国荣.
随机森林算法在空气质量评评价中的应用[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8,35(2):129-133.
被引量:4
7
魏臻,林芳.
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城市空气质量评价[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27(3):86-96.
被引量:8
8
赵求实,吴应堂.
黔南州市镇2017年空气质量状况及聚类分析[J]
.环保科技,2018,24(2):34-36.
9
张凯雄.
数字化监测系统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8,30(7):128-128.
被引量:5
10
陈颖,张仲伍.
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以山西省11 个地级市为例[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4):72-78.
被引量:7
1
张英.
呼和浩特大气监测布点有代表性[J]
.呼和浩特科技,1989(1):25-25.
2
杨斌.
大气监测布点的优化策略[J]
.化工设计通讯,2017,43(2):182-183.
被引量:1
3
杨震,许太瑶.
优化大气监测布点方法的探讨[J]
.油气田环境保护,1995,5(2):52-54.
被引量:5
4
张剑平.
浅谈大气监测布点的优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
被引量:2
5
王宇新,李雷.
浅谈大气监测布点的优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5Z):43-43.
被引量:3
6
马良.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系统关键技术的优化应用[J]
.环境工程,2013,31(3):51-54.
被引量:10
7
邵明勇,李飞,田佳.
先进脱硝技术在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中的优化应用[J]
.能源与环境,2011(2):78-79.
被引量:4
8
周德龙,姚重华.
大气监测布点多目标规划模型[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6):629-632.
被引量:7
9
李峰,张辉,杨乃增,于涛.
特征分析方法优化大气监测布点及MATLAB语言实现[J]
.环境工程,2000,18(1):48-49.
被引量:5
10
穆莹.
燃烧法在草浆碱回收中的优化应用[J]
.环境保护,2000,28(3):47-48.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