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70年是中国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冲击下开始进行文明的现代转型的时代,这个时代变化之大之剧,使当时人产生了身经“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震撼。与中国文化、学术的其他方面一样,中国史学也在这个时代发生了从传统向现代的重大转变,以梁启超“新史学”为标志,中国现代史学轰轰烈烈展开了它的历程。如今,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叙述这一巨变和历程?对此,前辈学者已经做出了多方面探索,可谓成果斐然。刘开军著《晚清史学批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则另辟蹊径,从史学批评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究晚清70年中国史学的“古今之变”。中国古典史学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史学批评传统,有着一整套批评的术语、范畴和体系,在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型中,诚如作者所见,“史学批评”成了断裂和嬗变中一条延续不断的血脉,并在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引导、推进、规范和反思的作用(第5页)。作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发轫期,晚清70年的史学批评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史学批评来自史学的自我反省和批判,是史学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提升,刘开军在本书的《结语》中进一步指出,史学批评之影响于史学思潮的变化发展,是经由“史学话语的嬗变”而实现的(第290页)。正是伴随着“新史学”而开展的新的史学批评,使得中国史学的“话语体系”从基本框架到理论内核,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的史学批评提供了另外一整套新的“史学话语体系”,如“科学”“进化”“民族”“社会”“公理公例”“文明史”“君史”“民史”等,它是与旧的“史学话语体系”相对立甚至相对抗的,并以彻底取代之为大趋势。越来越成为史学家研究、撰写、衡评史学的标准,与此同时,现代科学史学也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和大势。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8年第4期93-94,共2页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