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宁省大豆中熟组多点比较浅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辽宁省8个大豆品种进行试验,通过产量、农艺性状浅析,结果表明:沈农10-131、铁08133-27、铁09086-10共3个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参加区域试验。
作者
朱海荣
机构地区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5期34-35,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项目(项目编号:CARS-04)
关键词
大豆
中熟组
多点
比较
浅析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董钻著..大豆产量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17.
2
刘丽丽.
不同大豆品系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4(8):120-122.
被引量:6
3
唐红丽.
辽宁省中熟大豆新品系筛选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6(11):86-89.
被引量:7
4
唐红丽.
不同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丰产稳产性分析方法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5(7):119-12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李国俊,朱化敏,宋凤娟,杨文.
大豆育种中高产株型的选择[J]
.大豆通报,2007(3):38-40.
被引量:14
2
李建黎,谢皓,陈学珍.
大豆新品系鉴定试验[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6):22-23.
被引量:2
3
明道绪主编.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 科学出版社, 2005
被引量:1
4
王兵伟,时成俏,覃德斌,覃永嫒,黄安霞.
玉米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比较[J]
.种子,2009,28(1):105-108.
被引量:27
5
胡振帮,朱荣胜,高运来,刘春燕,蒋洪蔚,韩冬伟,胡国华,陈庆山.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单株粒重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11):57-62.
被引量:15
6
谢甫绨,杨德忠.
辽宁省近20年大豆育种进程初步评价[J]
.辽宁农业科学,2000(6):10-12.
被引量:9
7
邹文秀,严君,苑亚茹,尤梦阳,张志明,杨春葆,王影,韩晓增.
南非国际大豆会议有关大豆轮作与施肥研究的综述[J]
.大豆科学,2013,32(6):852-853.
被引量:7
8
王莉,胡瑞法,黄季焜,Scott.Rozelle.
大豆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1,34(6):604-60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0
1
朱海荣.
辽宁省大豆中熟组区试、生试品种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8(10):153-157.
被引量:4
2
朱海荣.
不同播期下中熟大豆品种异地比较试验[J]
.中国种业,2019(8):32-34.
被引量:3
3
吴君,朱海荣.
辽宁省大豆晚熟组多点比较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11):134-136.
被引量:3
4
吴君,朱海荣.
辽宁省大豆晚熟组区试、生试品种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12):97-100.
被引量:1
5
林海波.
辽宁省中熟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89-90.
被引量:1
6
王晓辉,吴君,徐冰,王兴,高云.
2019年辽宁省大豆晚熟组生产试验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0(7):143-145.
7
贾英全,李积铭,李立平,杜娜钦.
冀中南不同玉米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21(9):66-68.
被引量:3
8
田佳昕.
贵州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
.河北农机,2022(19):151-153.
9
李清华,林海峰,顾智炜,颜墩炜,严生仁,陈子琳,柯庆明.
大荚大粒鲜食大豆新品种‘兴化豆5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24,40(15):37-43.
被引量:2
10
朱海荣.
大豆品种铁豆101不同种植地适应性鉴定[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9):107-1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胡振东,董民,杨和,杨银英,王敬艳.
嫩江县2010年大豆区域试验总结[J]
.种子世界,2011(4):28-29.
被引量:2
2
闵庚梅.
2011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兰州点总结[J]
.甘肃农业科技,2012,43(8):24-26.
被引量:6
3
殷瑞锋,徐雪高,李登旺,赵将.
中国大豆市场分析与未来10年展望[J]
.农业展望,2015,11(5):4-9.
被引量:9
4
唐红丽.
辽宁省中熟大豆新品系筛选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6(11):86-89.
被引量:7
5
吴昊.
辽宁省早熟大豆新品系的筛选比较[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4):89-89.
被引量:4
6
刘德恒.
辽宁省晚熟大豆新品系引种鉴定[J]
.大豆科技,2017(6):20-22.
被引量:5
7
罗征香.
清流县春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J]
.福建稻麦科技,2019,37(2):49-53.
被引量:1
8
吴君,朱海荣.
辽宁省大豆晚熟组多点比较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11):134-1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朱海荣,韩春宇.
辽宁省大豆早熟组多点比较浅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128-129.
被引量:2
2
吴君,朱海荣.
辽宁省大豆晚熟组多点比较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11):134-136.
被引量:3
3
王晓辉,吴君,徐冰,王兴,高云.
2019年辽宁省大豆晚熟组生产试验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0(7):143-14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赵前程,朱海荣.
不同播期下早熟大豆品种异地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20(5):150-152.
被引量:1
2
王晓辉,吴君,徐冰,王兴,高云.
2019年辽宁省大豆晚熟组生产试验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0(7):143-145.
3
赵前程,朱海荣.
不同播期下晚熟大豆品种异地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20(8):114-116.
被引量:1
4
LIU Hong-ying,ZHANG Hong,LI Jian-ren,MA Yu-yong,LIU Si-si.
A Study on Planting Adaptability of Various Soybean Varieties in Hengyang[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20,21(2):15-18.
被引量:1
5
刘春颖,朱海荣.
2020年辽宁省早熟大豆新品系引种鉴定[J]
.农业科技通讯,2021(5):137-139.
1
陶霞.
语文和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方法比较浅析[J]
.课外语文,2018,0(13):35-35.
2
朱海荣.
辽宁省菜用豆多点比较浅析[J]
.农业与技术,2018,38(13):58-59.
被引量:1
3
彭彦.
微生物发酵床与水泥地面养猪方式效果比较浅析[J]
.新农村(黑龙江),2018,0(2):147-147.
4
蔡美玲.
辽西地区8种枣树主要性状表现及相关性分析[J]
.防护林科技,2018,31(6):32-33.
5
万佩华.
转基因究竟为何物[J]
.中国军转民,2018,0(7):84-87.
6
王玉娟,李城德,李继明.
旱作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对比试验[J]
.农业与技术,2018,38(15):27-29.
7
刘遵跃,陈汉奇,李功荟.
中桃九号在安徽合肥的性状表现[J]
.西北园艺(果树),2018(4):33-34.
8
李斌,刘宏胜,武江燕,杨建红.
甘肃中部水地春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3):5-8.
被引量:2
9
郭欢乐,汤彬,李涵,曹钟洋,陈松林,陈志辉.
播期对湖南秋玉米生长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8(7):23-28.
被引量:8
10
刘岩岩,乔淇,刘俊杰,宋莹,张士义,李宏亮,李跃.
香菇二级菌种替代料培养基配方试验[J]
.园艺与种苗,2018,38(6):6-8.
农业与技术
201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