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岷县马铃薯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几种模式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甘南草原向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为典型的高阴湿二阴区,气候凉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PH值在6-8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1.1-2.8%,速效钾155.9-343.5ppm,速效磷3.0-5.7ppm。这一独特的土壤与气候资源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生产的种薯病害少,品质优,增产潜力大。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马铃薯方面,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0万亩左右,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1%以上,马铃薯生产由过去自用型向商品型方向发展,生产主体由群众分散种植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方向发展,种植规模由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种植方向发展。1 “政策驱动”模式,完善补贴政策机制,提高商品薯生产能力和水平成立马铃薯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制定马铃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完善县域产业规划,精准到乡镇、村、户。把发展马铃薯产业纳入精准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严格工作责任,完善考核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通过“以奖代补”扶持政策与推广专用加工型马铃薯种薯对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使用高质量脱毒种薯予以补贴,推动专用型品种优质脱毒种薯和集成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商品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2 “龙头带动”模式,实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完善马铃薯加工和贮藏体系,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导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建品牌、开发新产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支持加工企业建立生产、销售、加工对接机制建立商品薯生产、加工基地,并与农户签订订单,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基地、基地带农户快速发展模式,通过订单生产销售促进贫困户脱
作者 郭斌
出处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17期75-75,共1页 New Countrysid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