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26日第2版报道:最近,长沙的一个“神功”班火了,这个学习班的费用高达4天3.98万元,12天20万元,宣传的重点是:他们能教孩子怎样把勺子“吸”在脸上,怎样用额头“控制”手机等。那么,这些明显违背物理学、生理学基本常识的“神功”是怎么成为培训班的教学内容的?家长花大价钱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培训班又是为了什么?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花费巨资,这种心理本来可以理解,但问题是,花了钱后,你给孩子学的是什么内容?你是在帮助孩子进步,还是拖孩子后腿?一些家长对于各种培训内容缺乏辨别能力,而一些培训机构则利用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迫切心理,把课程吹得天花乱坠,甚至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常识。例如,去年在幼教圈曾经流行过一种“杜曼闪卡”教育,该法声称只要拿一叠卡片在宝宝面前一张张闪过,并且伴随着超快语速念叨“23+32=55,15+18=33,45+26=71……”就可以教几个月大的婴儿学数学、英文单词、中文词汇、化学元素、《弟子规》、汽车百科,甚至世界名犬。这种无视婴儿生理特点的“教育”法之所以能赢得家长青睐,无非是因为一部分家长既不懂婴儿,又不懂教育,还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出处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第13期125-125,共1页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