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人口红利”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基于异质性人力资本视角的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减速引发热议。人们发现旧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新人口质量红利是新型城镇化下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当代社会的重点问题,而影响就业情况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大学生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在"新人口红利"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异质性人力资本视角进行分析,并分别为国家、高校和学生提出了有参照性的建议。
作者
邓妮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前湖学院
出处
《中国商论》
2018年第13期191-192,共2页
China Journal of Commerce
关键词
新人口红利
大学生就业
人力资本存量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郑贞.
人口红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3):150-151.
被引量:4
2
马廷奇.
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3):34-39.
被引量:66
3
李炜,岳昌君.
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88-95.
被引量:73
4
杨正军.
新型城镇化与新人口红利的关系探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6(15):31-33.
被引量:1
5
张晓晓.
“异质性”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电子制作,2015,23(5X).
被引量:1
6
李宪徐.
劳动异质性的自然社会机制及相互作用[J]
.学术交流,2006(10):96-99.
被引量:6
7
晓宇.
迎接人口质量红利时代[J]
.经济研究参考,2014(71):32-33.
被引量:1
8
陈雅民,孟令国.
基于人口红利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西北人口,2014,35(6):59-63.
被引量:3
9
任远.
创造出“新人口红利”的发展机遇[J]
.企业观察家,2014,0(11):32-3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
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0(11):53-61.
被引量:186
2
谢维和.
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9-11.
被引量:39
3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31-38.
被引量:256
4
刘玮.
人口红利消失,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吗[J]
.数据,2006(10):53-54.
被引量:1
5
陈卫,都阳,侯东民.
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J]
.人口研究,2007,31(2):41-48.
被引量:48
6
应松宝.
论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作用[J]
.中国高教研究,2007(3):35-37.
被引量:22
7
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12-06-11).http://job.jyb.cn/jysx/201206/t20120611-497687.html.
被引量:8
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03-16.
被引量:5
9
黄安余.转型经济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lO:338:
被引量:2
10
尹文耀.
简论人口效应与人口“红利”[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4):26-29.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47
1
彭正霞,陆根书,李丽洁.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1):57-64.
被引量:68
2
王昕,潘婧.
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7):86-87.
被引量:2
3
李长熙,张伟伟.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知识图谱(2003-2021年):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00-112.
被引量:3
4
杨维东,马鑫淼.
新冠肺炎疫情压力感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以外语外贸类高校为例[J]
.北外教育评论,2022(1):127-146.
5
马永霞,高晓英.
高校毕业生薪酬期望的理性分析--基于筛选理论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3(5):52-58.
被引量:10
6
王晓焘.
城乡生源与大学毕业生初职就业机会获得[J]
.南方人口,2016,31(3):10-20.
被引量:2
7
梁旭光,商建华.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学校策略[J]
.教育探索,2012(5):151-152.
被引量:3
8
严新明,童星.
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看农民工的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6):68-75.
被引量:7
9
何帆,任保平.
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假说的理论分析及其中国的实证检验:1996—2006[J]
.农业技术经济,2009(1):58-66.
被引量:6
10
徐同文.
论大学课程的生产与消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探索[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3-7.
被引量:11
1
陈举.
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困难调研[J]
.中国民族教育,2018(6):35-37.
被引量:6
中国商论
201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