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嘉优中科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ice cv. Jiayouzhongke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嘉优中科3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米质等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林太赟
张胜
冯春梅
机构地区
台州市种子管理站
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43-544,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台州市科技计划(121KY15)
关键词
单季晚稻
籼粳杂交水稻
嘉优中科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王哉,高荣村,张健康,李金军.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505-150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李金军,范国华,张仁余,高荣村.
不同水稻品种开花时间的比较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07,48(1):63-66.
被引量:10
2
高荣村,陆金根,李金军.
高柱头外露率、优质粳稻不育系嘉66A的选育及应用[J]
.中国稻米,2016,22(3):100-10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6
1
钱泉生.
嘉优中科3号在秀洲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9(1):177-178.
2
张爱国.
两系法籼粳交亲本繁种及杂交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2):29-29.
3
付习,苏烨琴,高荣村,李金军.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1号的制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19,0(7):81-83.
被引量:5
4
周正平,占小登,沈希宏,曹立勇.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J]
.中国稻米,2019,25(5):1-4.
被引量:50
5
王伟,张渭章,舒庆尧,富昊伟,黄建中,谭瑗瑗,汪庆.
水稻新品种浙大嘉锡优610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8):1840-1844.
6
葛常青,李新敏,陈哲雯,俞佳,郭建国.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浙优18的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19,0(3):360-36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
1
杨稚愚,汪汉林,邹应斌.
播种期对杂交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4,24(3):18-19.
被引量:33
2
李秀芬,贾燕,黄元才,臧鑫.
播栽期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4,23(5):98-100.
被引量:152
3
王淑玲,徐正进,周丹卉,周淑清,杨丽君,石春玲,张英,陈龙.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6):28-29.
被引量:8
4
鲁昕,郝思军.
直播稻适宜品种与播期的初步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5-125.
被引量:23
5
张在金,马玉银,周炳庆,柏银传.
不同播期对迟熟中粳稻扬20238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132-12133.
被引量:28
6
杨伟国,王超,金仲锦,陈鲁妙.
甬优12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11,17(3):62-62.
被引量:26
7
谢正荣,郭秧全,沈小妹,朱秀芳,陈群,景学义,黄筱敏,王吉方,徐清华.
太湖农区水稻不同类型品种及播期对生育期与实产的影响初探[J]
.上海农业学报,2000,16(1):28-32.
被引量:46
8
徐刚勇,周爱株,刘才高,张小岳.
播期对水稻浙优1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2014,34(2):21-22.
被引量:1
9
钱泉生,贾良,姚杰峰,沈有松.
单季晚稻不同播期直播栽培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4):33-33.
被引量:4
10
陈水良,陈生良,黄芳,陈杰.
超高产杂交晚粳“甬优1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6,0(5):44-4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褚思洁,沈建勋,陈明祥.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春优927在杭州地区的播种期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7):1106-1108.
2
黄惠芳,沈建勋,赵捷,苘娜娜,褚思洁.
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20,36(1):19-24.
被引量:3
3
毛光锋,唐佳珣,孔祎昕,胡立军.
嘉优中科3号作连作晚稻栽培密度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7):1315-13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朱江艳,银永安,黄东,贾世疆,郝玉峰,刘小武,李丽,钱冠云,钱鑫,包芳俊.
播期对膜下滴灌水稻品种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34-36.
2
李诚永,袁敏良,李韵,徐南昌,王宏航.
播栽期和密度对优质籼粳杂交稻甬优15作双晚栽培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23,38(1):136-140.
被引量:2
3
俞伦英.
不同播期与移栽密度对机插稻荃两优8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3(7):24-26.
4
唐义,张荣达,刘晓燕,熊贤贵.
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23,43(17):96-99.
1
潘友根.
籼粳甬优1540连晚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7,37(12):134-134.
被引量:1
2
蔡克锋,马荣荣,王晓燕,周华成,唐志明,陆永法.
早熟晚粳不育系甬粳43A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18,33(2):21-23.
被引量:5
3
万泗梅.
籼粳杂交稻甬优4550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4):27-28.
被引量:1
4
王纯勤.
稻麦轮作中单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8(1):58-58.
被引量:1
5
蒋荣平,徐力恒,章卓梁,夏再槿.
水稻甬优1540的生育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3):27-27.
被引量:4
6
蔡克锋,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周华成,唐志明.
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的选育与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566-567.
被引量:3
7
黄宣,叶朝晖,陈国,金林灿.
氮肥施用量及运筹模式对晚粳稻新品种宁84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7,29(10):1-5.
被引量:6
8
常规晚粳稻品种中嘉8号[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672-672.
9
刘海,邓竹清,田妍,胡忠孝,徐秋生,张武汉,邓林峰,邓小林.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隆两优8387[J]
.杂交水稻,2018,33(2):82-83.
被引量:4
10
张上都,伍祥,彭菊,石邦志,周乐良,陈文强.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585[J]
.杂交水稻,2018,33(2):84-85.
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