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四川一好人》戏剧结构中的陌生化应用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Good Person of Szechwa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四川一好人》是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晚期的代表作,较集中地体现了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文章拟从戏剧结构的角度分析剧中陌生化的应用——序幕、楔子的运用破除了舞台幻觉,中断了剧情;"面具"的巧妙使用展现了主人公矛盾的人格,引发观众思考;开放式的结局呼吁观众寻找出路。剧作家旨在使观众避免"共鸣"的影响,激发观众对于社会的冷静思考,从而唤起观众改造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As one of Brecht’s later plays,The Good Person of Szechwan embodies Brecht’s theory of“defamiliarization effect”(Verfremdungseffekt in German)vividly,especially in its structure.The prologues interrupt the plot and dismiss the fantasies created in the stage;the character’s masquerade shows her paradoxical personality and provokes the audience's reflection;the open ending encourages the audience to find the way out.Brecht aimed to avoid the audience's empathy with the characters,but instead made the audience reflect the social reality calmly and thus took actions to change the world.
作者 郭晓彤 GUO Xiao-to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
出处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1-74,共4页 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关键词 布莱希特 《四川一好人》 陌生化 共鸣 Brecht The Good Person in Szechwan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empat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8

  • 1.《庄子·人间世》[M].,.. 被引量:57
  • 2扬·克诺普夫.《布莱希特手册-戏剧卷》[M].斯图加特迈茨勒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页. 被引量:1
  • 3夏瑞春编选 陈政爱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被引量:1
  • 4金崇德.《布莱希特与远东精神世界》[M].海德堡,1969年.第85,81页. 被引量:1
  • 5布莱希特.《工作日记,1938—1955》[M].柏林-魏玛建设出版社,1977年版.第28-29,128页. 被引量:1
  • 6维尔纳·密滕茨威.《布莱希特传》(上卷)[M].柏林建设出版社,1988年版.第664页. 被引量:1
  • 7克劳斯-戴特勒夫·米勒主编.《布莱希特,时代、作品及影响》[M].慕尼黑贝克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被引量:1
  • 8丁扬忠译.《四川好人》[A]..《布莱希特戏剧集》卷2[C].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379页. 被引量:1
  • 9.《道德经·南华经》[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456页. 被引量:1
  • 10丁扬忠译.《四川好人》:原文见《庄子·人间世》[A]..《布莱希特戏剧集》卷2[C].,.第44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