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全球约有3亿5千万人感染乙肝病毒[1],每年有60万人左右死于乙肝相关的肝损害和肝癌,成人感染乙肝后大部分会产生抗体,将病毒清除出体内,而5%的人会转慢性化,围产期婴儿感染后80%~90%会转为慢性。慢性乙型肝炎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存在个体化差异[2]。近年来,由于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的发展,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对乙肝的治疗也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难以避免会产生耐药性。因此,耐药位点及病毒分型的检测对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如通过监测血清中HBV耐药情况,可以调整用药剂量和更换合适的抗病毒药物[3]。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A02期121-126,共6页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