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的双重逻辑解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史,其在总体上持续存在着逻辑上的分裂式解读,即要么坚持以单一的科学逻辑阐释马克思主义,要么坚持以单一的人本逻辑阐释马克思主义,并表现出两者交替式演进的特征。如何处理两种逻辑之间的关系对于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回归马克思思想演进的过程,其在总体上经历了从人本逻辑向科学逻辑的"格式塔"转化,但人本逻辑并未遭致完全地丢弃,而是始终以外在于科学逻辑的方式对其发挥了多方面的前提性作用。反过来,正是基于科学逻辑对社会现实的确定性的说明,马克思基于人本逻辑的未来构想才能够避免空洞的说教。就此而言,科学逻辑又在根本上支撑着人本逻辑。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双重逻辑。
作者 许恒兵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9,共9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外学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史研究"(11AZX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苏东唯物史观的发展逻辑研究"(13CZX01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约翰·斯坦利(著),恩斯特·齐默曼(著),李朝晖(编译).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所谓的差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3):8-19. 被引量:6
  • 2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斯大林选集 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69.
  • 3张一兵,胡大平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59.
  • 4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2002.
  • 5王南湜.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后黑格尔主义阐释[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5):4-25. 被引量:14
  • 6陈嘉映著..哲学 科学 常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50.
  • 7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715.

二级参考文献60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