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庭成分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用2002年的CHIPS数据,对城市的收入代际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介于0.27-0.32之间,且非常显著;进一步利用土改时家庭成分划分的数据,对家庭成分的影响做了量化分析,笔者认为其增强了代际流动性。
作者
杨金峰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91-192,共2页
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
关键词
代际流动
家庭成分
城市
户口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陈琳,沈馨.
父代关系与代际收入流动:基于教育和就业的视角[J]
.南方经济,2016,45(5):34-45.
被引量:7
2
高菊村,苏小波,刘胜生,胡小林,谭意.
关于土地改革时毛泽东家庭成分划分问题的历史考证[J]
.党的文献,2013(6):111-117.
被引量:4
3
郝煜.
中国的长期社会流动性,1645-2010:姓氏方法[J]
.经济资料译丛,2013(2):57-65.
被引量:10
4
王爱云.
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子女顶替就业制度[J]
.中共党史研究,2009(6):44-53.
被引量:16
5
王学龙,袁易明.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J]
.经济研究,2015,50(9):58-71.
被引量:82
6
徐俊武,张月.
子代受教育程度是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经验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15,27(10):121-128.
被引量:20
7
阳义南,连玉君.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动态解析——CGSS与CLD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2015,31(4):79-91.
被引量:124
8
姚佳胜.
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影响下教育目的变迁及政策因应——基于教育公平的视域[J]
.当代教育科学,2014(5):48-50.
被引量:1
9
佐藤宏,李实.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成份、家庭文化和教育[J]
.经济学(季刊),2008,7(3):1105-1130.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99
1
刘志国,范亚静.
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科学,2013,29(1):1-5.
被引量:21
2
吴忠民,林聚任.
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来自山东省五城市的调查[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71-81.
被引量:19
3
罗教讲.
我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5):78-81.
被引量:13
4
彭希哲,任远.
从“知青一代”的职业流动看社会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8(1):78-85.
被引量:14
5
李春玲.
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镇社会流动[J]
.社会学研究,1997(5):84-90.
被引量:24
6
李若建.
当代中国职业流动研究[J]
.人口研究,1995,19(2):18-23.
被引量:29
7
张翼.
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J]
.社会学研究,2004(4):76-90.
被引量:118
8
李强.
“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
.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被引量:421
9
李春玲.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
.社会学研究,2005(2):74-102.
被引量:530
10
王海港.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
.经济科学,2005(2):18-25.
被引量:195
共引文献
251
1
刘思源.
《杨尚昆年谱》上卷若干人物与地名考订——兼论新版《毛泽东年谱》的修订[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4,17(1):125-136.
2
袁晓,燕石磊.
代际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J]
.学术月刊,2021,53(4):66-80.
被引量:1
3
李芳芝,张焕明.
代际流动影响主观幸福感吗?——基于CGSS2015的经验证据[J]
.统计研究,2021(3):107-121.
被引量:15
4
陈杰,詹鹏,韦艳利.
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及影响机制——基于不同队列的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21(6):39-47.
被引量:8
5
许长青,梅国帅.
我国代际收入流动状况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基于CHNS 1989—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教育经济评论,2021,6(4):30-50.
被引量:4
6
孙燕,武剑.
住房负债、教育与代际流动性——基于非参数函数控制的估计[J]
.金融发展,2020(1):1-11.
7
李珂涵,逯苗苗,孙涛.
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教育获得及性别差异的影响研究[J]
.东岳论丛,2021,42(5):47-58.
被引量:8
8
颜银根,王光丽.
劳动力回流、产业承接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J]
.财经研究,2020,0(2):82-95.
被引量:20
9
蔡伏虹.
身份继替与劳工制度转型——基于子女接班顶替的制度文本解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67-173.
被引量:6
10
之恺.
2010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66-174.
被引量:1
1
唐春林.
变中求快[J]
.当代党员,2010(1):1-1.
2
郭丛斌,闵维方.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
.教育研究,2007,28(5):3-14.
被引量:132
3
梁嘉慧.
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8):23-24.
被引量:2
4
国办出台意见明确老年人照顾服务20项重点任务[J]
.半月谈,2017,0(12):95-95.
5
曾伏秋,王肖楠.
关于皮凯蒂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理论的评析[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4):73-76.
6
吕光明,李莹.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弹性的变异及影响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7(3):35-45.
被引量:9
7
胡英泽,郭心钢.
区域、阶级与乡村役畜分配——以20世纪30-50年代山西省为例[J]
.开放时代,2017(4):71-88.
被引量:4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