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校园霸凌事件舆情传播特点分析——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等现象已经成为近年来引发社会舆情的"社会痛点",高频的校园欺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中关村二小事件"是2016年众多校园霸凌事件中最受关注的案例之一。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文章在分析事件的舆情关注焦点基础上,总结此次事件的舆情传播特点,重点探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传播环境的变化对校园霸凌事件的舆情传播影响。
作者
唐嘉仪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出处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5期7-9,29,共4页
New Media Research
关键词
校园霸凌
社会舆情
自媒体
移动互联网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1
张国平.
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11(8):73-76.
被引量:28
2
赵灯峰,朱剑峰,杨利峰.
真实世界的冲突回避与虚拟世界的霸凌行为关系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1):31-36.
被引量:2
3
孙芳令.
移动网络舆论场的现状与引导[J]
.青年记者,2014,0(11Z):68-69.
被引量:8
4
郝永华,聂茜.
热点段子的衍生与负面舆情——基于30个案例的内容分析[J]
.新闻大学,2015(1):87-93.
被引量:8
5
唐秀庚.
构建高校网络负面舆情的应对处置机制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2):73-7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田维义.
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6):93-96.
被引量:36
2
宋棠,刘岳.
“荤段子”流行的社会学考察——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5):141-144.
被引量:7
3
王光华.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及预防[N].法制日报,2010-5-26-12.
被引量:2
4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5
[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第九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被引量:1
6
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495.
被引量:11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被引量:237
8
[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刘鹤群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67.
被引量:7
9
加尔布雷思.丰裕社会[M].徐世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被引量:3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2nrd/2-01301/t20130115-38507.htm.2013-01-1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7
1
焦光源,申昊天.
未成年人保护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成因及防治[J]
.郑州师范教育,2022,11(6):83-88.
被引量:1
2
赵勇帅,邓猛,汪斯斯.
残障大学生的身份体验[J]
.青年研究,2021(1):84-93.
被引量:3
3
郭韧,陈福集,李江竹,涂金珠.
移动网络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研究[J]
.情报杂志,2015,34(7):130-134.
被引量:12
4
刘向宁.
校园霸凌未成年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浅析[J]
.青年学报,2015(4):67-72.
被引量:15
5
仝荣才.
如何借助网络促进高校安全稳定的思考[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4):16-19.
6
黄永林,张武桥.
社交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考量[J]
.重庆社会科学,2016(1):89-96.
被引量:4
7
武华峰,李锋.
无线城市:地市党报抢占移动互联阵地的有效路径[J]
.新闻世界,2016(1):52-54.
8
陈波.
移动舆论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场域[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2):75-78.
被引量:2
9
周永.
校园霸凌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16,16(1):69-72.
被引量:10
10
卓敏,吴建平.
当代青年雾霾段子语义网络分析与情感可视化研究——基于微博、微信用户[J]
.中国青年研究,2016(8):10-1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0
1
狄小华,王心宁.
愈合、康复与成长:恢复性司法应对校园欺凌[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0(6):38-44.
被引量:4
2
许浩.
信息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J]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4):108-109.
被引量:27
3
张玲.
Web2.0时代的网络“把关人”[J]
.出版发行研究,2007(2):47-51.
被引量:10
4
唐承沛.
努力构建应急管理中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J]
.领导科学,2007(17):8-9.
被引量:3
5
郭明飞.
网络舆论的消极难控现状及其引导[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5):193-196.
被引量:12
6
罗新阳.
网络民情特质与网络民情预警机制构建[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21(1):93-96.
被引量:1
7
马玉韬.
浅论新闻报道中尺度的把握[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80-81.
被引量:1
8
吴云才.
社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原则和应对策略[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2(7):217-218.
被引量:4
9
程锦彬,钱钢.
基于用户活跃程度的网络话题热度计算[J]
.江苏科技信息,2013(2):25-29.
被引量:2
10
陈浩,乐国安,李萌,董颖红.
计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共同机遇[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3):87-93.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7
1
井世洁,邹利.
“校园欺凌”的网络表达与治理——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大数据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6):60-68.
2
李宁,单欣茹.
自媒体时代社会舆情传播特点及其引导——以“魏则西事件”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20):24-25.
3
汪文丽,康钊,刘芳.
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过度传播的危害与防治[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4(2):99-103.
4
邹红军,柳海民.
校园欺凌中的网络舆情演化及其应对--基于“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的个案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2):42-48.
被引量:11
5
林伟光,任雅琴,龙秋生.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2):113-116.
被引量:7
6
付叶,蒋春芳,徐海峡,陈然,孙金菊.
基于社交网络的校园暴力舆情分析——以微博为例[J]
.山西青年,2018(16):199-200.
7
鲁子琛.
对新型自媒体传播特点及优势的探究——以微博为例[J]
.新闻传播,2017(11X):25-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高深.
社会正义、体育与霸凌的立场陈述:一个比喻的体育社会学观点[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0(3):121-124.
被引量:1
2
郭雪松,李振华.
新媒体背景下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演化机理研究——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为例[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9(2):3-15.
3
井世洁,邹利.
“校园欺凌”的网络表达与治理——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大数据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6):60-68.
4
刘成.
“内卷化”视域下青少年网络欺凌的治理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
.大视野,2022(3):29-34.
被引量:1
5
郑锴.
体适能视角下青少年搏击运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24):178-179.
6
李羽芹.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及优势探讨[J]
.新媒体研究,2018,4(23):13-14.
被引量:5
7
邹红军,柳海民,王运豪.
概念·成因·治策:我国校园欺凌研究的三维构景——基于相关文献的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2019,0(7):40-47.
被引量:18
8
吴亚娜,贾勇宏.
校园网络舆情焦点事件的形成机制、影响与处理——以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7):78-81.
被引量:2
9
刘少东.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23):119-120.
被引量:2
10
梁杰.
新经济形势下自媒体传播特点探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16-17.
被引量:2
1
校园霸凌,现实版的残酷青春[J]
.年轻人(A版),2017,0(1):2-2.
2
禄永峰.
报道校园暴力需规避“二次伤害”[J]
.中国记者,2016(6):103-103.
被引量:1
3
阙政,刘绮黎.
别以为这些就不是校园暴力![J]
.新民周刊,2016,0(28):54-55.
被引量:2
4
一场全民参与的网络霸凌[J]
.中国新闻周刊,2016,0(47):10-10.
5
郭金金.
从校园暴力事件看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的影响[J]
.今传媒,2016,24(2):48-49.
被引量:3
6
胡涛.
框架视域下的美国校园暴力事件报道分析——以广州六份日报对美国“12·14”枪击案报道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8):102-104.
被引量:2
7
朱子涵.
如何看待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24):61-61.
被引量:1
8
袁博,石静.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以校园暴力事件为例[J]
.今传媒,2016,24(9):32-33.
被引量:4
9
刘艳.
“校园暴力”报道中受害者的媒介形象呈现研究[J]
.东南传播,2016(9):61-62.
10
姜克安.
美国传媒为何热衷“暴力”?[J]
.国际新闻界,1995,17(1):33-37.
新媒体研究
201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