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运用网络媒介激发大学新生正能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新生在转型期的不适应性长期积累极易形成使人消极堕怠的负能量。加之全球化浪潮和网络消极因素的冲击,大学新生容易借由自身的负面情绪而在现实情境中爆发。高校辅导员要充分挖掘网络媒介的积极作用,将微博、微信、QQ群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正能量传播的常规工具,将网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深入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正能量转化为实践。
作者
袁丽芳
张静
机构地区
上饶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求知导刊》
2016年第28期9-10,共2页
基金
2015年度上饶师范学院人文社科课题(201508)“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激发大学新生正能量”.
关键词
网络媒介
大学新生
正能量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英)理查德·怀斯曼著,李磊译..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287.
2
赵富才.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4):397-399.
被引量:49
3
田益民.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
.南方论刊,2007(12):65-67.
被引量:26
4
金忠,解红晖.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6):8-12.
被引量:7
5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2,0(11):4-18.
被引量:13
6
刘小军,刘芳泽.
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新形态[J]
.智富时代,2016(2X).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郑显亮.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4-116.
被引量:12
2
葛宝岳,宋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被引量:13
3
魏荣,魏婧.
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
.琼州大学学报,2004,11(4):25-26.
被引量:19
4
王献敏,梁淑英.
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南昌高专学报,2004,19(4):81-82.
被引量:7
5
郑翔.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思考[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2):125-128.
被引量:7
6
昝玉林.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2005(7):68-71.
被引量:36
7
孟勇.
论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5(7):43-44.
被引量:8
8
戴晴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梯队”网络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112-113.
被引量:5
9
李东斌.
论网络环境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10-12.
被引量:7
10
詹秀菊,刘秀峰.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125-126.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96
1
马俊.
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现象的再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S3):230-232.
被引量:5
2
黄晓颖.
高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对策与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S2):443-444.
被引量:3
3
傅茂笋,寇增强.
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35-637.
被引量:36
4
李林英.
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82-84.
被引量:17
5
张军,黄子杰.
大学新生应激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校医,2005,19(3):323-325.
被引量:1
6
王连峰.
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校医,2005,19(5):478-480.
被引量:16
7
王晚英.
论高职新生的适应教育[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47-49.
被引量:4
8
肖云,周卓华,蒲清平.
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J]
.当代青年研究,2006(4):29-33.
被引量:17
9
苏鑫.
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建构[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4-275.
被引量:13
10
张大均,张骞.
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124-128.
被引量:89
1
李照.
依托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中南大学的调研[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2):79-80.
被引量:1
2
庄丽,冯杭州,朱林.
依托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J]
.求知导刊,2016(8):9-9.
被引量:1
3
梁华.
利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09(4):47-48.
被引量:2
4
陈晖阳.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实现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12):129-131.
被引量:4
5
王丽华,乔艳波.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能量传播——玛蒂尔德与正能量[J]
.职业,2015,0(32):131-131.
被引量:1
6
许徐琪.
试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塑造[J]
.中国报业,2012,0(04X):265-268.
7
李晓辉.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103-103.
被引量:2
8
胥继伟,孟祥坤.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134-135.
9
郝凤艳.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亚太教育,2015,0(26):241-241.
10
朱景立.
借力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人才,2017(1):33-35.
求知导刊
2016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