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火电厂烟气零排放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着眼于火电厂烟气处理新方法,致力于寻找实现烟气“零排放”的高新技术,并对新型有机醇胺溶液吸收烟气中的CO2 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新型有机醇胺溶液吸收CO2 的原理;其次将该技术的发展按照不同的添加剂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最后,还对新型有机醇胺溶液吸收CO2 实现火电厂烟气“零排放”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
李小康
机构地区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西宁发电分公司
出处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第14期113-115,共3页
China Plant Engineering
关键词
火电厂
烟气零排放
新型有机醇胺
复配溶液
分类号
X7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3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刘静..环丁砜及其复合胺溶液吸收烟气中CO2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
2
李清方,陆诗建,张建,杨向平,焦广龙.
MEA-AMP二元复配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2010,27(6):19-23.
被引量:12
3
张艳,李清方,陆诗建,曲虎,刘英超,闫丹丹.
环丁砜-二乙醇胺(DEA)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_2[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33(8):5-9.
被引量:3
4
李小康,刘应书,张辉,魏广飞,李虎,张四宗.
DEA复配水溶液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测定实验[J]
.化工进展,2013,32(4):769-773.
被引量:5
5
沈满洪,吴文博,魏楚.
近二十年低碳经济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3):28-39.
被引量:20
6
费祥,王婷芳,蔡晓彤,肖正江,谢岩.
MEA-TETA复配醇胺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J]
.广州化工,2011,39(10):88-90.
被引量:8
7
陆诗建,刘晓东,李清方,张建,袁琴.
MEA-DETA混合胺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9):1-5.
被引量:7
8
周文来,陈健.
N-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水溶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3,28(1):1-4.
被引量:8
9
顾和军,曹杰.
人类活动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进展[J]
.阅江学刊,2010,2(1):48-54.
被引量:4
10
刘华兵,吴勇强,张成芳.
MDEA-PZ-H_2O溶液中CO_2溶解度及其模型[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2):121-125.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23
1
何建坤,刘滨.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0-743.
被引量:148
2
毛松柏,叶宁,肖九高,丁雅萍,朱道平,黄晓燕.
低分压二氧化碳回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25(3):12-15.
被引量:15
3
刘伟平,戴永务.
碳排放权交易在中国的研究进展[J]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4):193-197.
被引量:60
4
费维扬,艾宁,陈健.
温室气体CO_2的捕集和分离——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化工进展,2005,24(1):1-4.
被引量:174
5
庞军,邹骥.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与环境政策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56-60.
被引量:14
6
陈泽焜.
本菲尔脱碳工艺用新型活化剂ACT-1的开发与应用[J]
.中氮肥,1994(6):9-13.
被引量:7
7
晏水平,方梦祥,张卫风,骆仲泱,岑可法.
烟气中CO_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与进展[J]
.化工进展,2006,25(9):1018-1024.
被引量:114
8
焦真,骆培成,吴有庭,张明杰,张志炳.
低分压CO_2在有机胺水溶液中的溶解度[J]
.化学工程,2006,34(9):43-46.
被引量:3
9
王中英,王礼茂.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5):88-91.
被引量:153
10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被引量:1055
共引文献
163
1
巩晓辉,王明,伞晓广.
Cu-Zn-C3N4多孔结构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研究[J]
.当代化工,2020(6):1103-1106.
被引量:5
2
艾宁,陈健,费维扬.
MDEA+2,3-丁二酮水溶液对CO_2吸收速率的测定[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4,29(3):10-12.
被引量:14
3
张明,李安学,张春华.
天然气集输管道高效泡排缓释剂的研究[J]
.化工进展,2012,31(S2):211-215.
被引量:4
4
韦力,蓝任凯,靖宇,高正明,王运东.
五乙烯六胺(PEHA)改性MCM-41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J]
.化工进展,2011,30(S2):143-148.
被引量:4
5
陆建刚,李健生,孙秀云,王连军.
脱碳活化剂哌嗪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评价[J]
.石油化工,2004,33(9):861-864.
被引量:6
6
卢敏,武斌,朱家文.
胺法脱碳技术研究进展[J]
.上海化工,2005,30(11):25-28.
被引量:12
7
张春阳,朱利凯,陈赓良.
CO_2在MDEA和MDEA-PZ水溶液中溶解度的简化计算方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35(5):368-370.
被引量:5
8
徐霖,沈喜洲.
胺溶液脱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23(12):1-3.
被引量:4
9
孙广.
aMDEA脱碳改造后再生系统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探讨[J]
.泸天化科技,2007(2):149-152.
10
孙广.
脱碳改aMDEA后再生系统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J]
.大氮肥,2008,31(1):6-9.
1
石东坡,尹先清,王任芳,付家新,任朝华.
十三烷基苯磺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二元复配溶液的定量分析[J]
.化工环保,2014,34(1):90-94.
被引量:1
2
盖群英,张永春,周锦霞,宋微,王晓春.
有机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J]
.现代化工,2007,27(S2):395-397.
被引量:13
3
傅丽君,杨磊,余鑫.
酒石酸与表面活性剂联合作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行为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5):273-276.
被引量:2
4
安忠军,黄克玲,鲁航,文岳中,刘维屏.
壳聚糖-双氰胺脱色剂的合成和应用[J]
.工业水处理,2005,25(6):46-49.
被引量:2
5
徐俊,郝国辉,景茜,翟云忠.
畜禽养殖场废水中铜铁铬镉元素测定的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26(4):74-75.
被引量:8
6
张伟娜,殷永泉,冉德钦,崔兆杰.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修复石油污染的土壤[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279-283.
被引量:15
7
屠亮,陈洪龄.
一种修复Pb-Cd污染污泥的复合淋洗剂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0):151-154.
被引量:5
8
胡辉,李芳,邹妍晖,黎晓丹,廖利.
碱性离子液体-NaOH/MEA混合体系的CO_2吸收性能[J]
.现代化工,2013,33(9):77-80.
被引量:3
9
周征,朱顺兵,曹元,吴倩倩.
新型水基抑爆介质吸附甲烷的性能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12):69-73.
被引量:2
10
李远翔,安娜,乔建江.
氟碳-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及其灭火性能[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4):502-507.
被引量:8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