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估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敏感性,增强学生的数感,其具备最容易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性,也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在《行动的纲领》中号召教师将估计活动结合到数学程序中去,并且鼓励学生进行估计练习,这份文件第一次把估计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1]。日本于1989年颁布的《日本中小学数学课程》提出在课程规划中有用概数(近似数)来估计四则运算结果的要求,强调小学五年级之后,教师必须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使用估算来求解结果和检验结果的合理性[2]。加拿大于1995年颁布的《加拿大安省数学课程标准(1-9年级)》要求6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心算、估算、计算器和纸—笔算式解决单步骤问题并且能在心算、估算、计算器和纸—笔算式中选择最好的运算方式[3]。1998年荷兰政府与科学文化部颁布的“教育获得性目标”,在小学教学具体课程标准的“一般能力目标”中有要求:“学生应该能够灵活使用各种方法进行估算,包括小数和分数的相关的估算,并能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大致上的判断”[4]。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41-143,共3页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国际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2013161)